端氏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端氏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下辖的一个乡镇级行政单位。[1]得名自西汉至元朝间存在过的端氏县[2]

事实速览 端氏镇, 国家 ...
端氏镇
端氏镇的位置
Thumb
坐标:35°40′03″N 112°30′43″E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上级行政区沁水县
村级区划单位数
人口
 • 总计29,534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行政区划代码14 05 21 103
电话区号+86 (0)356
关闭

历史

“端氏”一名始见于战国时代,据《史记》赵世家,公元前359年分晋,封晋君于端氏。[3],但旋即在公元前349年夺晋君端氏,迁晋君于屯留[4]而在公元前380年的某年,端氏自赵国转属韩。[5] 端氏镇至少在汉代便已是一处聚居地,在端氏村东北约10米处考古发现有约8000平方米的汉代遗址区,被称作端氏遗址,为沁水县文物保护单位[6]端氏遗址当属西汉时期所置的河东郡端氏县,但当时的端氏县县治在今郑庄镇河头西城村。[7][8]1996年,端氏还发现了一座汉代的砖室墓葬,出土了陶罐、陶壶及五铢钱等。[6]在坪上村西北约500米处,有始建于北魏的大云寺遗址,于20世纪40年代被毁。[6]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端氏县县治由今郑庄镇西城村移到了现端氏镇,直至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端氏县废入沁水县为止的近700年间,端氏镇都是端氏县的县治。[2][7][8]其后,端氏虽然失去了县城的地位,但相较沁水县内其他村镇,仍具有一定特殊性,特别是端氏镇的位置坐落在沁水县城与东部各县的交通要道之上。[2]雍正七年(1729年),时任山西巡抚觉罗石麟以端氏镇离沁水县太远为由,奏请将东乌岭巡检移至端氏镇,使得端氏镇成为沁水县内除县城外唯一有官员常驻的地方。[2]

1941年5月,因中条战役失利,沁水县城为日军所占。当年8月,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军区沁河以西设置沁水县,后称为沁西县,而当年10月在以端氏镇为县治成立了沁东县,随之在同年12月,为纪念武士敏,改名为士敏县。1943年8月,原沁水县的第一区、第二区(桃川、孔壁)划归士敏县管辖。1944年3月,沁水县城光复后,在城关一带成立新区,并划归士敏县管辖,但1945年12月又划入沁南县[7]中国抗日战争结束,士敏县人口从战前的72975人减少至了69499人,共减少了22348人,其中病死饿死15489人,被日伪军直接杀死2671人(1946年10月9日统计)。[9]1947年7月15日,士敏县建制被取消,仍并入沁水县。[10]

行政区划

端氏镇下辖以下地区:[11]

端氏村、​苏庄村、​樊庄村、​高庄村、​梁山村、​曲堤村、​坪上村、​金丰村、​西头村、​杏林村、​东山村、​古堆村、​野六村、​板掌村、​槐庄村、​林村、​中韩王村、​马寨村、​下沟村、​横头村、​上韩王村、​下韩王村、​必底村、​山泽村、​双塘村和​秦庄村。

著名人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更多信息 名称, 编号 ...
名称 编号 分类 时代 地址 公布时间 图片
晋城市文物保护单位
坪上寨 3-405 古遗址 端氏镇坪上村寨上 2013年1月市保三
端氏汤王庙 3-409 古建筑 端氏镇端氏村东北 2013年1月市保三
花沟寨 3-416 古建筑 端氏镇坪上村花沟自然庄 2013年1月市保三
坪上刘氏宗祠 3-417 古建筑 端氏镇坪上村北100米 2013年1月市保三
坪上张氏宅院 3-455 古建筑 端氏镇坪上村中 2013年1月市保三
贾景德旧居 3-465 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 民国 端氏镇端氏村村中 2013年1月市保三
关闭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