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由旬(巴利语、梵语:योजना,yojanā),是古印度的一个长度单位,佛教沿用。又译逾阇那、逾缮那、瑜膳那、俞旬、逾旬、由延。原来指公牛挂轭走一天的旅程。
yojana或yojanā,本义为附轭,来自词根yuj-或yug-(轭;结合,加入),有印欧语同源词英语yoke(轭)、join(加入),拉丁语iugum(轭)、iungō(轭;加入)等。意译为:合、和合、应、限量、一程、驿。
旧传[2]一由旬为“四十里”(大约二十公里,一里约为现在的半公里[3][4])。根据《大唐西域记》和义净三藏,唐代的天竺国俗一由旬为四拘卢舍 ,一拘卢舍为八里 ,因此一由旬相当于“三十二里”(约十六公里)。据僧肇所传,由旬又分为上由旬、中由旬、下由旬,上由旬六十里,中由旬五十里,下由旬四十里[5]。
若按佛教经论[6],一由旬为八拘卢舍。据义净计算,此一拘卢舍约为一里半,因此一由旬相当于“十二里”(约六公里)。西域记计算一拘卢舍为二里,因此一由旬相当于“十六里”(约八公里)[1][7]。
根据阿育王第十三号大摩崖碑文的记载,从印度(应是从华氏城算起)到希腊国王安条耶伽(应是指安条克二世 ,首都在巴比伦)的距离为六百由旬[8]。既然华氏城距离巴比伦四千公里,则可估算出来在阿育王时代,一由旬约为“七公里”。
“ | 天爱(喜见王)得此胜利,从此处到所有边远地区,乃至于远达六百由旬之地——统治该处的臾那国王名为安条耶伽王(Antiyoga)。越过安条耶伽有托勒马耶王(Tulamaya)、安提基那王(Antekina)、马卡王(Makā)和亚历基耶山大拉王(Alikya-shudala)这四位国王的土地。在南方可至朱达诸王(Chōḍa)、潘地亚诸王(Pāņḍya),远及赤铜鍱王(Tāmraparņī)。同样地,在(天爱)王的版图之内,臾那人和剑浮沙人(Kambõja),那婆卡人(Nābhaka)和那婆般提人(Nābhakpaṅkti),菩阇人(Bhōja)和比提尼基耶人(Pitinikya),案达罗人(Andhra)和帕拉达人(Pālada),亦皆随顺天爱王颁布的法之教敕(Dhaṃma Lipi)。 | ” |
——阿育王诏书石文 No. 13 [9] |
由旬的长度标准,会因为不同的印度天文学家而有不一样的计算方式。作于四世纪到五世纪初的《苏利耶悉檀多》,其规定的一由旬换算成现在的距离单位为八公里。然而十四世纪的数学家波罗昧娑啰(Paramesvara)所定义的一由旬为今日的十三公里[10]。
理斯·戴维斯认为公元五世纪的巴利文献,一由旬(yojana)是指大约十一公里(七英哩)的距离。莱昂内尔·巴奈特认为印度人所使用的单位有“长由旬”与“短由旬”,前者约为十四公里(九英哩),“短由旬”则是其一半[4]。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