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弗朗西丝·莱昂(英语:Mary Frances Lyon,1925年5月15日—2014年12月25日),英国遗传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主要的研究对象,是辐射等因子对遗传学突变的影响以及应用。她在1961年对X染色体的失活提出描述,以莱昂假说解释为何哺乳动物会拥有失去活性的X染色体,此现象也以她为名,称为“莱昂化作用”(Lyonization)。
童年及求学
玛丽·莱昂在1925年5月15日出生于英国的诺里奇,父母是公务员及学校老师。
玛丽·莱昂在伯明翰的文法学校求学,在二次大战时,玛丽·莱昂进入剑桥大学格顿学院就读[1],主修动物学、并攻读生理学,有机化学及生物化学。后来玛丽·莱昂对胚胎学产生兴趣,在剑桥的基因学教授罗纳德·费雪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在念博士时玛丽·莱昂搬到了爱丁堡。
研究
在取得博士学位后,玛丽·莱昂在爱丁堡大学加入了康拉德·哈尔·沃丁顿的团队,这个团队是由英国医学研究会赞助,研究基因突变产生及辐射对基因的风险。1955年时她的团队搬到位在哈韦尔的英国医学研究会放射生物学中心。玛丽·莱昂发表了许多有关辐射及化学突变产生以及突变基因研究的论文,在1962至1987年间是英国医学研究会放射生物学中心中基因部门的负责人。玛丽·莱昂已于1990年退休。
X染色体去活化
玛丽·莱昂在1961年研究辐射的潜在危害时,发现了X染色体去活化,这也是她最为大家所知的研究[1],称为“莱昂化作用”(Lyonization)。她的研究主要是针对X染色体的基因控制机制,说明为何有许多健康的妇女,其体内带有会导致疾病的性联基因,但却没有症状。像杜兴氏肌肉营养不良症就是一种和X染色体有关的性联遗传病。玛丽·莱昂也在老鼠的T复合物受体[2]以及哺乳类的基因研究上有许多贡献。
荣誉
玛丽·莱昂是皇家学会的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的外国院士,美国文理科学院的外国荣誉院士。在1994年获得人类基因学的Mauro Baschirotto奖,1997年因为她提出有关哺乳类X染色体随机性不活化的假说,获得沃尔夫医学奖,同年她也因为哺乳类性基因研究,获得艾默里奖。2004年获得出生缺陷基金会(March of Dimes)的发展生物学奖,2006获得洛克菲勒大学的珀尔·美斯特·格林加德奖。
奖项
脚注
参考文献
著作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