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2017年第二個襲台風暴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热带风暴海棠(英语:Tropical Storm Haitang,国际编号:1710,联合台风警报中心:WP122017,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Huaning)是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第10个被命名的热带气旋。“海棠”(国际音标:[xàɪtʰɑ̌ŋ])一名乃由中国大陆所提供,是蔷薇科苹果属多种植物的统称[1][2][3]。此名称为第三次使用,前两次分别于2005年及2011年。该风暴是2017年吹袭台湾的第2个台风,也是继2004年台风南玛都之后,13年以来首个登陆台湾西半部陆地的台风。
热带风暴海棠 Tropcial Strom Haitang(英文) | |||||||||||||||||
---|---|---|---|---|---|---|---|---|---|---|---|---|---|---|---|---|---|
| |||||||||||||||||
| |||||||||||||||||
| |||||||||||||||||
| |||||||||||||||||
概况 | |||||||||||||||||
形成日期 | 2017年7月28日 | ||||||||||||||||
消散日期 | 2017年8月1日 | ||||||||||||||||
最低气压 | 985 hPa | ||||||||||||||||
瞬间最大阵风 | 120 km/h | ||||||||||||||||
影响 | |||||||||||||||||
财产损失 | 343万美元 | ||||||||||||||||
死伤人数 | 3死 | ||||||||||||||||
影响地区 | 台湾、中国大陆 | ||||||||||||||||
2017年太平洋台风季的一部分 |
此热带气旋发展于南海,在7月25日时美国全球预报模式认为该系统会与纳沙在台湾附近产生藤原效应[4],但此时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预报多变,有时预报认为会发展成热带气旋并登陆台湾南部,有时预报认为会通过巴士海峡并成为成熟的台风,有时预报认为不会发展成热带气旋,由于海温仅刚好适合发展的28℃,加上垂直风切变不是很低[注 1],使得发展较为缓慢,直到7月27日下午4时日本气象厅率先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6],不久后台湾中央气象局跟随,28日15时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及香港天文台都将其升格为热带低压,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在一小时后跟随,此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及中国国家气象中心都认为强度会来到热带风暴,但香港天文台认为不会增强至热带风暴,以上三个气象部门都预测本热带低压将通过台湾海峡并登陆中国福建至浙江沿海后消散,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在晚上8时半率先将其升格为热带风暴[7],而香港天文台在29日中午12时跟随[8],日本气象厅在没有发出烈风警报的情况下,在同日下午3时30分将该热带低压直接升格为热带风暴,命名为海棠,并且直接上调风速至40节,且预报路径有别于以上三者,将经过台湾东部近海北上。
7月30日下午4时40分,台湾中央气象局宣布海棠于屏东县枋山乡枫港登陆,并在31日0时30分于彰化县芳苑乡出海[9]。随后于2时50分在中国福建省福清市沿海登陆,测得8级阵风[10]。
同日下午2时,中央气象局与香港天文台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日本气象厅将其认定为残留低气压[11];下午8时,中央气象局再将其降格为低压区。11时,中央气象台才将其降格为热带低压。
虽然海棠生成时距离港澳只有四百公里左右,但它预料随后会朝向台湾海峡一带,这样代表直接威脋较低,所以两地气象部门没有针对它生成而发出相关警告信号。
受到海棠和同期另一热带气旋纳沙的下沉气流影响,7月29日香港普遍地区最高气温上升至摄氏34度或以上,其中打鼓岭、沙田、黄大仙、跑马地、元朗公园及北潭涌更高达36度或以上[12][13]。7月30日气温上升,香港天文台总部下午4时30分测得34.8度,刷新2017年最高气温纪录,其中上水、沙田、黄大仙、九龙城、西贡、跑马地、深水埗及赤鱲角更升穿37度。[14]空气质量方面,7月29日下午5时,全港16个空气监测站的空气质量健康指数健康风险级别,有15个测得最恶劣级别的10+“严重”水平,只有“后花园”塔门测得9“甚高”水平[15]。7月30日下午4时半,全部路边监测站的空气质量健康指数均测得“10”或以上,达甚高至严重健康风险水平,其中铜锣湾情况最严重;至于13个一般监测站中,将军澳及屯门的空气质量健康指数均测得“10+”,达严重健康风险水平;余下有9个一般监测站空气质量健康指数均测得“10”,达甚高健康风险水平。[16]
澳门气象局于7月30日下午1时04分,在外港码头气象站测得38.4度高温,是澳门今年入夏以来测得的最高气温。九澳气象站中午亦测得超过37度,其他气象站亦普遍测得超过36度高温。[17]
气象局在28日下午5时30分表示,纳沙在穿越台湾陆地后,将与此热带气旋产生藤原效应,此热带气旋将会被牵引至台湾海峡并挟带西南气流对台湾中南部造成威胁,持续到8月4日[18]。
29日下午2时,气象局召开纳沙台风台风警报记者会时,预报课长黄椿喜表示位在南海还有一个热带低压,虽然发展条件不利,但不排除成为本年度第10号台风[19]。下午3时,气象局接受中央通讯社电话访问时表示,同日下午5时30分就会将此热带气旋正式升格为第10号台风海棠,并同步发布海上台风警报[20][注 2]。而下午5时中央气象局针对纳沙及海棠同时发布海上陆上台风警报[注 3],双台海上陆上台风警报的纪录已经相隔50年,上次出现是1967年玛芝和娜拉台风在台湾近海时吹袭时所发布[22]。30日下午4时40分,气象局宣布海棠于屏东县枋山乡枫港登陆,并在翌日0时30分于彰化县芳苑乡出海。随着海棠进入中国大陆,气象局在31日上午8时30分解除所有台风警报。但受其外围环流影响,台湾沿岸及澎湖、金门、马祖仍然受9至10级强阵风吹袭,气象局在45分钟后发对上述地区发布陆上强风特报。
菲律宾大气地球物理和天文服务管理局 风暴信号 | ||
---|---|---|
上一热带气旋 | 一号风暴信号
|
下一热带气旋 |
台风纳沙 | 台风天鸽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