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面将军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烏面將軍廟map

24.009646°N 120.517549°E / 24.009646; 120.517549

事实速览 乌面将军庙, 基本信息 ...
乌面将军庙
Thumb
乌面将军庙
基本信息
位置 台湾彰化县秀水乡陕西村埔南巷92号[a]
宗教台湾民间信仰
主神乌面将军
例祭农历八月廿三
关闭

乌面将军庙,是位于台湾彰化县秀水乡陕西村阴庙,有说法是主祭郑成功陕西籍的部下马信,并传说当地人为明郑陕西军人的后裔,而引起台湾战后时期陕西籍移民的注意。

历史沿革

建庙传说

此庙由来传说是陕西村[b]先民开荒垦地时发现一堆骨骸,其中夹杂着一小方砖石,上书“乌面将军”四字,其中一付骨骸特别大、颜色也比较沉,便加以整理供奉,尊称名曰“乌面将军”[2]。但其神像面孔并非黑面[2][3],耆宿吴永宗解释该称号是传说该神姓“乌”名“面”[3]。庙原为百姓公庙改建,另说“乌面将军”即“鬼将军”之意[1]。楼梯口还设有一座石乌龟当辟邪物[4]。庙址与花坛战备跑道[5][6]。村民病痛或对上苍有所祈求时,便前往祷祝,还愿者促使庙身翻修又扩大[2]

引起注意

Thumb
刻有“陕西”的墓碑。

1976年9月3日,彰化县田中镇田中国小的全县国小校长会议,陕西省籍的台湾省教育厅督学徐秉琰发现学校手册有陕西国民小学,台湾各地命名“长安”的学校有许多,而“陕西”是他第一次看到,因好奇便立即向县教育局人员打听该国小在何处。1977年6月3日他视导花坛国中时,顺便请人带路前往陕西国小。当日,他见到国小旁边还有乌面将军庙,然后看到当地村庄北边墓地墓碑上刻有“陕西”[c],及查觉村民下颚骨都较宽[d],就断定乌面将军与这村民祖先都来自陕西省,很高兴对村民说他们都是陕西省人。[7]

返回台中后的徐秉琰,即向同乡报告此消息,约好四、五人于该年7月初再到陕西村访问[7]。对被徐秉琰说是陕西省人,该村长老吴太山感到惊讶,猜测或许是年代久远、日本人以皇民化迫害,所以村内并没有证明先祖来自陕西的相关文物,但可能是日本人以为居民祖先不会来自陕西省,遂没禁止在墓碑刻陕西,因而墓碑成了寻“根”的证据[8]。同年农历八月廿三,乌面将军诞辰,一位陕西籍住在台中市的王姓医生赶到庙宇,激动地讲闻到故乡土地的芳芬[3]。徐秉琰在该日看到戏台后台用的胡琴,认为不论外形和拉法,都和秦腔用的没有两样[9]

神明说法

Thumb
门牌

传出乌面将军乃郑成功陕西籍部下[e],成功大学历史系教授黄典权表示可能确有乌姓的军人,但不是主将,因而史料上查不到,但确实有一名陕西籍将领马信,并带陕西子弟兵来台湾[11]。至于以“乌面将军”代替马信的说法,一说避免满清对马信的仇恨,另说马信面貌黝黑,遂有此称号[2]。台北市文献委员会执行秘书王国璠也认为是怕清朝反感,于是称此名[12]。马信于郑成功死后五天亦亡故,从不曾到过彰化县境[1]

陕西村前任村长张泉益回忆说他十几岁时自父亲听闻,有一位将军率军战死,感叹若早一点知道祂是乡亲该多好[13]。在乌面将军被从认定是陕西村先人后,村民更加礼遇,在1977年特地做了一只重达二百台斤的面龟作祭品[13]。徐秉琰认为乌面将军的酬神戏,和陕西地方戏类似,说可见陕西习俗和戏剧[f]也在陕西村流传下来[3]

寻根热潮

Thumb
乌面将军庙与陕西文物馆

1978年4月26日,陕西国小校长苏鸿猷、陕西村耆宿吴永宗、秀水乡老乡长张进登、秀水国小校长张江,北上到台北市仁爱路敦化南路交叉口的圆环,向陕西籍的于右任铜像行礼,获得《联合报》记者颜文闩、陈锡龙的报导[7]。这四位也受到陕西籍立法委员杨大干及其他陕西人接待,到台北市的国军文艺活动中欣赏秦腔[g],由马静亭表演[3]。新闻在次日于《联合报》见报后,陕西村民在当天碰面均以此为话题,津津乐道,并到乌面将军庙参加讨论[8]

5月15日,陕西同乡会理事长陈建中和总干事王保民等九人,在徐秉琰带路下,自台北到陕西村参观[h],欢迎的队伍足有半公里长,有人还因此感动落泪。随后,陈建中等人在乌面将军庙内列队,向乌面将军行三鞠躬礼,再请陕西村内年龄最高,时年八十岁的长者吴太山上坐。[15]

华视也于次日节目《地平线》报导陕西村的风土人情[15]。该年光复节特别节目,中视爱心》在下午一点[i]以片名“根”来介绍陕西村的故事[17][18],制作人周志敏还特率领制作小组拍摄五福临门神木作为片头[18]

Thumb
陕西文物馆神像

同年11月14日,中国地方文献学会上,陕西同乡会决定在乌面将军庙旁边,筹设陕西文物馆[19]。他们除以文化中心来使陕西村成为陕西人联谊之处,也捐钱作为陕西村学童的奖学金之用[20]

在1978年,来陕西村的陕西省籍人士就有五千多人次[20]。陕西村长林钦回忆,政府未开放大陆探亲之前,陕西村是陕西省籍旅台人士的“根”[j],每年乌面将军诞辰,来自全台湾各地的陕西省同乡会都到陕西村聚会[k],人数可达七、八千人次[24]

1979年10月4日,乌面将军诞辰,由陕西籍人士乐捐、耗资新台币一百二十万元、占地三百坪的陕西文物馆与灵骨塔破土,参与陕西籍同乡多达二千人,由陕西耆宿马云河、高世荣、王孔祥主持[25]。土地为村长林月潭和张进登所捐出[26]。1981年5月31日,乌面将军庙后的陕西文物馆落成,一楼供奉神像面孔为黑面的乌面将军,二楼文物馆,三楼规划为图书馆[2]。至于灵骨塔除供陕西籍人百年后安放外,陕西村民必耍时也可利用[25]。当时会长陈建中、上将刘玉章之外,副总统谢东闵、内政部长邱创焕亲临剪彩,力言台湾与大陆血脉相连,勉励众人以光复神州为职志[26]

自1981年起,中华民国的国小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册社会课本在名为“我们都从大陆来”单元中,编入陕西村的故事,称陕西村是郑成功部将的马信陕西籍部下来台后所开垦,为了纪念马信,在村里兴建乌面将军庙[1]

两岸交流

Thumb
“光耀两岸”匾额

吴凤在教材被删除后,陕西村的故事因有争议[l],也被国立编译馆于1990年决定删除[27]。两岸开放交流后,中国大陆的陕西旅客依然会到陕西村参观、并到乌面将军庙膜拜[26][28][29]。1995年末,陕西省清涧县解家沟乡刘家村出身、任职于西安矿业学院的刘淑兰,辗转写信给秀水乡长陈滨树,望能帮忙找到随国民党军来台湾的父亲刘鸿明,因她听说父亲可能住在陕西村[30]。时任陕西省代省长的赵正永还赠送“光耀两岸”的匾额[m]给乌面将军庙,同时添五万元香油钱[29]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至中国大陆作搭桥之旅时,也会谈及陕西村[24]

2005年1月28日,《中国时报》记者陈志成来此庙采访。当地人说台湾的陕西省同乡会只来此热闹几年,之后很少来,理由是赴陕西省寻根、会亲都很方便。对于村民是否相信自己是乌面将军、是陕西省人的后代,则表示以往相信,现在将信将疑。至于陕西文物馆,一到三楼全部空空洞洞。[26]

2008年,秀水乡公所争取到内政部补助一千六百多万元,对乌面将军庙周围环境、生态池等美化工程[31]

注释

参考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