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姓,指汉民族的“汉族姓氏”或其他民族采用汉族风格的“汉风姓氏”。

汉姓大部分是由一个汉字构成,称单姓;也有少部分以两个或以上汉字组成,称复姓。汉族传统的姓名系统中包括等,但近现代以来,多只有姓与名。

姓氏

古时“姓”与“氏”不同,先有姓,后有氏;“姓”起于女系,“氏”起于男系。

周朝以前,贵族除了有姓之外,还往往以国名、官位为氏。通常贵族获赐封了土地以后才立氏。

三个朝代,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用来区别贵贱,贵族有名有氏,贫民有名无氏。姓则用来区别婚姻,同姓不能通婚:姓同氏不同不能通婚,而氏同姓不同则可以通婚。后来一直保持了这种传统,同姓之人通婚被视为禁忌。直到现代,才逐渐打破这种传统,但是在许多地方,民间仍然不赞成同姓通婚。

春秋战国时,宗法制度瓦解,姓氏制度亦随之变革;这时氏开始转变为姓。战国以后,平民也有姓,百姓遂成为民众的通称。这反映了贵族的没落,平民地位的上升。

以后,姓与氏合一,通称“姓”或兼称“姓氏”。姓氏与人名一起构成一个人的姓名

中国古代同姓名现象很普遍,顾炎武日知录》有“史书人同姓名”条。

“汉姓”、“汉字姓氏”、“中文姓氏”与“中国姓氏”

一些中国境内少数民族的中国姓氏虽然音译为中文,但并非汉族姓氏,如“爱新觉罗”、“博尔济吉特”等。此外,并非使用汉字的“汉字姓氏”即“汉姓”,比如日本虽然用汉字表示姓氏,但并非汉姓,另外朝鲜族的“朴”姓传统上亦非汉姓。

近年“中文姓氏”等同于“汉字姓氏”来使用,意思为以中文表示的姓氏。不过由于如此表述会带有歧义性质,因为例如日本汉字就不等同中文;并且对某些少数民族来说并不适用。

现代很多外国姓氏都有被音译为中文,这些音译姓氏虽写为中文,如“布什”、“布朗”等,但这些中文姓氏并非中国姓氏。

汉姓的起源

据史家的研究,起源于五六千年前的母系社会,沿自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因此,上古八大姓都是从“女”字旁,如等。姓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以利彼此通婚。

氏的出现据称早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即有,而在信史中则见于周朝。周朝初期,周王大规模分封诸侯,此后这些诸侯国的后人就以国为氏。诸侯又分封领地的官员,这些官员的后裔就以封地为氏。据研究,现今大部分的汉姓都是从此时的氏演变而成的。[来源请求]

姓氏的使用与演变

据统计,中国历史上先后出现过近一万二千个姓氏,其中单姓五千多个,双字的为四千多个,三至九字的姓氏则二千多个。

现在通用的姓氏约有四千七百多个,其中单姓居绝大多数,双字姓氏一百多个,三字以上的姓氏罕见。最常用的一百个姓氏占全国人口的80%以上。汉族中,平均每三十二万人共用一个姓氏。

中国姓氏的演变有一些规律:

  1. 在音节上,由复音姓氏向单音姓氏转化。[来源请求]
  2. 在用字上,由纷杂向规范转变。[来源请求]
  3. 在字形上,由繁向简转化。[来源请求]

汉姓的罗马字转换

汉族自郑和下西洋以来,已经有几百年的移民历史。这些明朝移民的后裔以及清末民初的南部汉族移民在海外地区,尤其是东南亚地区,都沿用了汉姓。这些汉姓到了东南亚地区,因为行政需要,必须用罗马字母拼写。当时因为北方话在南方汉族当中并不普及,而且也没有标准的普通话读音,使用罗马字母拼写汉姓时通常都是依照姓氏持有者的祖籍地方言拼写。举例,东南亚最常见的两个汉姓“陈”与“林”并不使用普通话拼音“Chen”与“Lin”,而是用闽南语拼音“Tan”与“Lim”。如果姓氏持有者的祖籍地方言是粤语,以上两个姓氏的拼写将会是“Chan”与“Lam”。这种以南方汉语方言拼写的姓氏在东南亚地区一直沿用至今日。在普通话拼音普及之前,东南亚汉族的整个名字都是用方言拼写。举例,“陈国强”这个名字的闽南语拼写是“Tan Kok Keong”。近年来,因为普通话拼音的普及,一些人把名字的拼音改为普通话拼音,不过姓氏拼音依然保留为方言拼音。举例,“陈国强”这个名字的闽南语-普通话混合拼写方式是“Tan Guoqiang”。

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以来,由于对外贸易、经商、留学及移民,汉姓有非汉字的写法。又因语言、方言及注音系统混乱,以至同一汉姓常有多种罗马字写法(主要以英语为基础作音译,不过亦有例外,例如澳门使用葡萄牙语为基础作音译)。

More information 汉姓, 官话 ...
汉姓音译
汉姓 官话 闽南语 闽东语 粤语 越南语
汉语拼音 威妥玛拼音 厦门/泉州 漳州 潮州
Wang Wang Ong Ong Heng Wong Wong/Vong Vương
Huang Huang Ng Wee Ng Wong Wong/Vong Hoàng/Huỳnh/Vòong
Chen Chen Tan Tan Tan Ting Chan Trần
Fang Fang Png/Hong Pwee Pung Hong Fong Phương
Lin Lin Lim Lim Lim Ling Lam Lâm
Liu Liu Lau Lau Lau Liew Lau Lưu
Zhang Chang Teo/Tio/Tew/Tiu Teo/Tio/Tew/Tiu Teo/Teoh Tiong Cheung/Cheong Trương
Wu Wu Goh/Go Ngoh/Ngo Goh/Go Ngu Ng Ngô
Cai Tsai Chua Chua Chua Chai Choi/Choy/Troy/Tsoi Thái
Yang Yang Yeo/Yio Yeo/Yio/Yeoh Yeo/Yeoh Yong Yeung/Yeong/Ieong/Young Dương
蓝(有争议,兰/蓝多为畲族姓氏) Lan Lan Lam Na Na/Nah Lam Lam Lam
Bai Pai Peh Peh Peh Bak Pak Bạch
Guo Kuo Quek/Kuek/Kwek Kueh/Quek/Kuek/Kwek/Kway Kueh/Quek/Kuek/Kwek/Kway Kuok Kwok/Kuok(港澳)Kok(东南亚) Quách
Pan Pan Phua/Phuah Phua/Phuah Phua/Phuah Pan Poon/Pun Phan
Cheng Cheng Teng Thia Thia Tiang Ching Trình
Shi Shih See See See Sye Sze/Si/See Thi
Close

由于历代经商留学及移民,同一地方,常有不同国籍华人血统之人士,以至汉姓的罗马字写法亦各有不同。

汉姓的形成

汉姓的形成来源众多、情况复杂。总括有以下几种:

汉姓统计

清人汪辉祖《史姓韵编》收录二十四史所载人名28,365个,姓748个,每条下注明人物出处、籍贯、官爵、事迹等。

在2007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治安管理局最近对全国户籍人口的一项统计数据中显示,中国现在使用的姓氏有4,700多个,王姓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大姓,有9,288.1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25%[1]。 第二大姓是李姓,有9,207.4万人,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7.19%;第三位是张姓,有8,750.2万人,占中国大陆人口总数的6.83%。人数最少的姓氏为“难姓”。[来源请求]但是综合中国港澳地区及台湾的情况,李姓则为大中华地区第一大姓,王姓为第二大姓。

并且有以下10个姓氏人口数在2,000万人以上的姓氏:

姓氏人口少于2,000万人多于1,000万人的姓氏有12个:

位列前100名的姓氏还有:[注 1]…等等

中国前100个姓氏总人口占全国人口的84.77%。

中国的著名书籍《百家姓》仅列出汉族最常见的数百个姓氏,并不能代表现时所有的汉族姓氏。

姓氏的等级

姓氏本来没有尊卑贵贱之分,古时,人皆有姓用以婚嫁之用以免近亲结合同姓则不婚,而氏则是被赐封建土地贵族才有,一般平民有姓而没有氏,但除婚嫁外,平常只用名。但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根据姓氏划分等级的情况。这就是门第观念。

门第观念于东汉时期萌芽,朝廷以经学取士,学者皆以经学传给子孙,以便入朝为官,随着经学这门学问代代相传,也逐渐形成了世族,甚至有祖孙四代都位居三公职位的汝南袁氏家族。魏晋南北朝时,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这种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遂形成严格的姓氏等级制度。许多名家大族产生:如以王导为代表的琅琊王氏谢安为代表的陈郡谢氏等。唐高宗时期,《姓氏录》的出现消除了门阀士族界限,完全依照官品高下为准叙录,按照姓氏划分的等级开始瓦解。到了宋代,门阀士族已经荡然无存,自此中国除了皇室贵族,便没有制度上固定不变的姓氏贵贱区别了。

现在为显示姓氏平等,排列姓名时,一般仅按姓氏笔划或姓氏的拼音排序。例如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香港立法会议员便以姓氏笔划排序。

其他民族

汉族的姓氏,也和少数民族的姓氏在历史上互相影响。通常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受汉文化影响,姓氏也采用汉字。开始多是音译,大部分是三字以上的姓氏,如北魏皇室拓跋氏与清皇室的爱新觉罗

后来为了简便使用,或出于政治原因,许多少数民族改用单姓,如:北魏孝文帝孝文汉化政策,令拓跋氏改姓元姓清朝灭亡后,不少姓爱新觉罗的人改姓“金姓”。

也有少数仍维持两个字或以上的姓氏,如长孙尉迟等。另外,少数民族汉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些新的姓氏,就如傣族刀姓

直接使用汉姓

京族

主要有阮(Nguyễn)、范(Phạm)、黄(Hoàng或Huỳnh)、潘(Phan)、黎(Lê)、陈(Trần)、武(Võ或Vũ)、胡(Hồ)等。

朝鲜民族

朝鲜民族姓氏主要有金(김)、李(이)、朴(박)、崔(최)、郑(정)、姜(강)、赵(조)、尹(윤)、张(장)、林(임)、吴(오)、韩(한)、申(신)、徐(서)、权(권)、黄(황)、安(안)、宋(송)、柳(유)、洪(홍)、孙(손)。

同姓的人会有不同本贯,传统上同姓同本贯的人不能通婚,同姓不同本贯者则可通婚,韩国法令于以前也有明文规定,现则已废除。

除汉姓外另有姓氏系统

回族

回族主要使用的姓有:白、马(来自穆罕默德)、沙、林、丁、赛(来自赛典赤)等。

满族

清亡以后满族人多取汉姓,如金、王、范、艾、罗、肇、等。

蒙古族
  • 包氏、宝氏(来自孛儿只斤氏)(也记作博尔济吉特氏,包括现在的)。
  • (来自兀良合氏,郭尔罗斯前旗王爷驻京代办富格日特远祖兀良合人,本姓乌和吴,但富格日特的后代已取“富”为姓了)。
  • (出生在科尔沁左翼中旗的民族英雄嘎达梅林,从他先祖莫勒特图以后,开始取“莫”字为姓,谐音记作孟,所以嗄达梅林汉名叫作孟青山)。
  • (来自奥鲁)。
  • 黄姓(来自锡拉特,蒙古语为黄色)。
  • 白姓(来自查干,蒙古语意为白色)。
  • 蓝姓(来自呼和,蒙古语意为蓝色)。
  • 金姓(来自阿拉坦,蒙古语意为金)。
  • 霍姓
台湾原住民

清朝于1758年对台湾原住民平埔族人“普赐汉姓”,后来中华民国国民党政府于:1940年代中期-1950年代,国民党政府借由《修正台湾省人民回复原有姓名办法》、《姓名条例》及《姓名条例施行细则》(1953年公布实施)等强制性法源依据,以“到府办理”的强迫方式,将归籍户政的台湾原住民,全部以“任意分配”方式改为汉姓、汉名。也就是,以汉姓姓氏为主、“《国语辞典》或《辞源》、《辞海》、《康熙》等通用字典中所列有之文字”为名字命名准则的该户政姓名登记命名实务,其台湾原住民姓氏更动,普遍以户政人员及户政单位任意分配为主。因未臻详细规划与订定相关细则,1950年代期间,台湾原住民族群间大量出现了以“高姓”(取名依据来自山族)、“潘姓”(河流+)、汤姓(河川)、杨姓(大树)、石姓(山川)、巫姓(女神)的新姓氏不合理现象,也造成因为不知情情况下的“友亲”(近亲联姻)困扰;但赛夏族的汉姓可以与传统氏族名有对应关系,因此赛夏族获得汉姓并不会破坏传统社会结构。

因普遍未征求登记命名者的此命名方式涉及命名文化衰落,1980年代中期之后,恢复台湾原住民命名规则与振兴台湾原住民命名文化成为该运动主轴之一。他们认为平埔族群已近消失,如果台湾原住民藏起自己真正名字,台湾各族原住民将与平埔族相同被汉化灭绝。终于在1995年,李登辉政府修正《姓名条例》与《姓名条例施行细则》,台湾原住民命名不再强制使用汉姓。

注释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外部链接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