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泰西是古代汉语与日语中对欧洲的称呼[1] ,或更宽泛地指整个西方世界,与汉字文化圈相对应的文化区域。该词原本是指内亚、印度部分地区的名称,作为欧洲代称的汉语外来词,是由意大利耶苏会神父利玛窦所创的。利玛窦发明这个词语作为对欧洲中心主义的远东观念的亚洲对应概念,将欧洲定位为中国中心主义世界的边缘地区。 “泰西”一词在日本也有使用,并出现在许多日本出版物中。
它最初在中国被用来指代内亚与印度的部分地区。该词在明朝时的含义发生变化,开始涵盖欧洲。 [2]这一语义变化归功于意大利耶稣会牧师利玛窦,他使用“泰西”作为欧洲中心主义“远东”概念的亚洲对应词。 [2]耶稣会士称印度为“小西” ,并将他们的祖国认定为泰西或“大西”。[3]该用法仍保留在“大西洋”中,这个名称也是利玛窦发明的。
利玛窦在答建安王的《交友论》一文中自我介绍道:“窦也,自大西航海入中华,仰大明天子之文德。” [4][5]他可能用这个词来逢迎中国东道主,将欧洲视为已知的中国中心世界西部边缘的一个地区。 [6] 1601年,一位编辑修改了这篇文章,用“最西”一词代替了“大西”,可能他认为“大西”个名称听起来不够贴切。 [2]
欧洲的知识在中国一度被称为“泰西学”。周炳谟给西学起了更长的名称“泰西之学” ,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1628年利玛窦《畸人十篇》的后记中。 [7] [8]“泰西”一词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仍有使用。
“西海”与“远西”是欧洲的另一个古称。 [1]近代以前的中国人把欧洲人称为“西人”,把欧洲传教士称为“西儒”。 [9]
“泰西”一词后来扩展到包括美国。 1868年,中国出使欧美的蒲安臣使团,其中官员志刚写了一本日记,名为《初使泰西记》。 [10][11][12]
在近代以前的日本,欧洲也被称为“泰西”。兰学的字面意思是“荷兰之学”,是锁国时期兴起的一种思想传统。 [13] “泰西”一词出现在那个时代出版的许多有关西学的资料中。例如1799年出版的《泰西眼科全书》、1829年出版的《泰西本草名疏》 、1832年出版的《泰西内科集成》。 [14]西方的影响还向日本人介绍了欧洲的地理名称,其中包括亚洲是一个大陆的概念。一些日本知识分子反对采用西方的亚洲概念,而主张保留传统的地理术语。其中一个例子是会泽正志斋(1781-1863年),他主张将日本称为亚洲国家是对“神州”的侮辱。他倾向于继续使用“泰西”或“南蛮”等传统术语。 [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