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臺灣畫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梁又铭(1906年7月15日—1984年9月26日),广东顺德人,出生于上海,1949年定居台湾。原名协文,漫画创作笔名有:光郎、冯妇、塞翁,自署爱莲轩主。双胞胎弟弟是梁中铭,二哥为梁鼎铭。大姐梁雪清。他曾担任政工干校艺术科(后改制为政治作战学校艺术系)教授、主任。擅长创作水墨人物画,也是1950年发行于台湾的爱国奖券版面设计者。
梁又铭因为大哥粱砥中前赴法国“勤工俭学”研习艺术课程,购买画册、复制品寄给家族当学画临摹范本,加上二哥梁鼎铭的指导,开始学习西画。[1]1921年自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设立专收华人子弟之华童公学(Chinese School)毕业后,他和梁中铭在上海艺海美术公司工作,绘制舞台及照相布景。期间,他在上海西画团体天化艺术会教授绘画。[2]
1927年7月间,梁又铭及梁中铭受到梁鼎铭召唤,前往广东参与军中艺术文宣。1929年起,两人共同协助梁鼎铭从事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战史画创作。[3]1938年到1946年,他参与空军刊物《中国的空军》美编工作。[4]
1949年抵台之后,梁又铭出任《图画时报》社社长,创作连载漫画《土包子下江南》。[5]1951年7月,政工干部学校成立,他受聘为美术教授,1959年起担任政工干校美术科(1960年后为改制艺术学系)主任。[6]1970年更名政治作战学校后美术系后担任主任,1974年退休。他的学生中以李奇茂(1925—2019)最负盛名。[7]
梁又铭主持艺术科系行政事务时,课程以水墨、人物画为学习重点,增聘傅狷夫、邵幼轩、施翠峰、刘其伟等师资。[8]在台湾艺术学校历史上,政战学校美术系的特色就是培养政治漫画人才,重视人物画训练。[9]1969年,他为国军忠烈祠绘制《攻克惠州之役》战史油画。1972年获颁教育部文艺奖章。1984年9月26日于台中逝世。
梁又铭在中日战争期间从事战争图画创作及速写,忠实纪录了战争时期中国的面貌。他致力于现代、古装人物画创作。此外,他在台湾创作的连载漫画以激发、强化民众的反共意志为目的,并协助其他创作者参与创作、发表反共漫画。[10]
梁又铭自1938年起开始创作空军战史画,来台后空军战史画创作,目前在高雄冈山空军军史馆陈列。有评论称:他在1949年前创作空战战画给予观众强烈临场感,而油画用色具有水彩般的轻盈透明感,笔触具有力道,不同于1949年来台后使用厚重色调跟短笔触所绘制的台湾金马风景建筑油画。[11]
1949年10月,他与梁中铭在台北《中央日报》担任专任主笔,10月15日出版《图画时报》创刊号。《图画时报》于1951年4月15日并入《中央日报》,改为“漫画半周刊”。他发表《土包子下江南》连载漫画,在《中央日报》连载到1955年2月完结。1953年国防部政治部在《青年战士报》开辟〈图画周刊〉,培育军中及社会人士参与漫画创作。从1953到1957年间,他在《青年战士报》的〈图画周刊〉发表了48幅漫画,以特定主题系列连环漫画为主,夹杂单幅漫画。[12]
梁又铭的创作融合西画透视及传统水墨技法。人物画作运用画笔钩勒渲染技法,造型取法人物肖像,重视动态表情与立体感。[13]评论人指出,他强调留白,有助突出主题,增添画面生动感。他善用曲线、浑圆笔触运笔,营造画面鲜活感。[14]
爱国奖券是台湾省政府为缓解台湾财政困难,委托台湾银行发行奖券,从1950年4月11日起到1987年12月27日止总共发行1171期。梁又铭有感于爱国奖券发行数量超过十万张以上,是向社会实践美术教育的重要管道之一,同意设计图稿。他既设计插图,同时撰写文字解说,内容兼顾趣味性与教育性。他主持图稿设计期间,以忠孝节义为主题,蕴含中国历史精神,后经整理出版为《祖先的故事全集》。[1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