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迪兰战役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查尔迪兰战役 (波斯语:جنگ چالدران,土耳其语:Çaldıran Muharebesi)发生于1514年8月23日,奥斯曼帝国在这次战役中击败波斯萨法维王朝,进而并吞原属于萨法维王朝的安那托利亚东部与伊拉克北部领土[18],这也是奥斯曼人首次掌握东安纳托利亚的疆域[19],尽管在日后的几个世纪中波斯军队曾短暂地重新占领上述地区,但这场战役仍成为波斯历史上西部边界的分水岭,奥斯曼帝国最终经过多场战争以及签订多纸条约后,成功得到这些地方的统治权,直到数个世纪后奥斯曼帝国解体才失去对东部领地的掌控。
查尔迪兰战役 | |||||||
---|---|---|---|---|---|---|---|
奥斯曼-波斯战争的一部分 | |||||||
查尔迪兰战役场景,绘于十六世纪的奥斯曼细密画 | |||||||
| |||||||
参战方 | |||||||
奥斯曼帝国 | 波斯萨法维王朝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塞利姆一世 哈桑帕夏 †[8] 哈德姆·锡南帕夏 |
伊斯玛仪一世 阿布杜·阿尔巴克·亚兹迪 † 海珊贝格·拉尔赫·萨马鲁 † 萨鲁·皮拉·乌斯塔杰鲁 † 杜米什汗·萨马鲁 努尔阿里·哈里发 穆罕默德汗·乌斯塔杰鲁 † 赛义德·谢里夫·阿尔丁·阿里·希拉兹 † 赛义德·萨德拉丁 | ||||||
兵力 | |||||||
60,000名士兵[9] 或100,000名士兵[10][11] 100-150座加农炮[12] 或200座加农炮以及100座迫击炮[8] |
40,000名士兵[13][11] 或55,000名士兵[14] 或80,000名士兵[10] | ||||||
伤亡与损失 | |||||||
重大伤亡[15] 损失少于2,000名士兵[16] |
重大伤亡[15] 损失约5,000名士兵[17] |
由于查尔迪兰战役的胜利,奥斯曼帝国曾短暂控制了萨法维王朝西北部的领土。然而,这场战斗只是两国长达41年毁灭性战争的开端,直到1555年双方签属阿马西亚和约才暂告一段落。虽然美索不达米亚和西亚美尼亚曾在阿拔斯大帝统治时期被萨法维王朝重新夺回,但两地仍在1639年的佐哈布条约永久地被割让给奥斯曼帝国。
奥斯曼人在查尔迪兰战役中,拥有一支规模庞大且装备量好的军队,数量大约在六万到十万人之间,并且带有大量的重型火炮与火绳枪,而萨法维王朝的波斯军队则仅有约四万到八万人左右,且未携带火炮等任何火器。伊斯玛仪一世在战斗中负伤并差点就遭奥斯曼的军队俘虏,伊斯玛仪一世的两名妻子则被塞利姆一世掳获[20],至少其中一名妻子后来下嫁给塞利姆的大臣[21]。伊斯玛仪在这次战败后便引退到他的宫殿深处[22],自此退出参与国家政事并再也没有率军进行任何一次军事行动[19]。
查尔迪兰战役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为它不仅否定了奇兹尔巴什(红头军)信仰的什叶派穆里希德是绝对正确的观点[23],此战获胜后奥斯曼帝国更成功赢得波斯西北部的领土,奠定了日后奥斯曼与萨法维王朝疆界的基础,查尔迪兰战役同时让位处两国边界的库尔德部落领袖们成功保有其半独立性,库尔德人也因为这场战役的影响,而将他们的效忠对象从萨法维王朝改为效忠奥斯曼帝国[24]。
在塞利姆一世击败他的兄弟们并成功拿下奥斯曼苏丹的宝座后,塞利姆开始有心力将他的注意力转向奥斯曼帝国内部的骚乱中,塞利姆认为这是因为信奉什叶派的奇兹尔巴什在背后搧风点火,才导致他帝国东部的省份动荡不安,奇兹尔巴什们不但支持塞利姆的王位竞争对手向塞利姆的王座发起挑战,还得到巴耶济德二世的默许。塞利姆担心他们会煽动人民反对他的统治,转而支持拥有先知血统的什叶派领导者 - 萨法维王朝的沙阿伊斯玛仪一世。因此塞利姆在获得逊尼派乌里玛的支持后,便开始蔑称伊斯迈尔和奇兹尔巴什们是“不信奉真主的人与异教徒”,由于拥有伊斯兰教法法学者们的背书,因此塞利姆能够在奥斯曼帝国东部以屠杀什叶派信徒的残酷方式平息内乱[25],为此伊斯玛仪一世指责塞利姆侵害无辜的穆斯林同胞,更违反宗教法规使人民无辜流血[26]。
塞利姆在剿灭安那托利亚地区骚乱的军事行动中,他决定惩罚由什叶派叛军发起的叛乱行为,因此下令处决人数高达四万左右的奇兹尔巴什士兵[11]。塞利姆日后更发布诏令,全面禁止波斯商人进入奥斯曼帝国的疆域,希望透过严格的禁止贸易手段打垮萨法维王朝的经济基础[11]。
当塞利姆开始向东进军波斯时,萨法维王朝东部的领土同时被布哈拉汗国入侵,数年前伊斯玛仪一世曾与布哈拉汗国的可汗穆罕默德·昔班尼在梅尔夫战役交手过。为了避免同时面临两线作战的不利情况,伊斯玛仪决定在西部战线对塞利姆采取焦土政策以拖延奥斯曼帝国的进攻行动[27]。
塞利姆率领的奥斯曼军队很快因为伊斯玛仪的焦土策略、亚美尼亚高原崎岖艰困的地形以及他们正与同为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进行战争而感到满腹牢骚,土耳其新军们甚至向塞利姆的帐篷发射他们的火枪表示抗议。因此当塞利姆得知萨法维王朝的军队在查尔迪兰集结时,为了阻止军队对他的极度不满,塞利姆迅速决定与伊斯玛仪一世开战[28]。
在这场战役中,奥斯曼人用推车围绕成屏障,并在其后方部署了数百门重型火炮与数千名装备有火枪的土耳其新军士兵,而萨法维王朝的军队则并未携带任何火炮或是火枪,波斯人仅依靠骑兵部队与奥斯曼的军队作战[29]。战斗中波斯骑兵决定攻击奥斯曼军队的侧翼,以避免被奥斯曼人布置于队伍中心的炮兵攻击,然而奥斯曼帝国的大炮装有可转动炮口方向的轮轴,因此拥有绝佳的机动性,使萨法维王朝的骑兵持续遭受枪炮火力的杀伤,在强大的火炮压制下萨法维王朝的军队损失惨重,进而遭奥斯曼人击败,多名波斯军队指挥官也在此役中阵亡[30]。奥斯曼人拥有先进的火器是这场战斗获胜的决定性因素,而只装备传统武器的萨法维王朝部队则被彻底击溃。此外,与奥斯曼帝国的军队不同,萨法维王朝的部队还饱受糟糕的作战计划和军队纪律松散等负面影响[31]。
在奥斯曼军队获胜后,塞利姆于1514年9月7日占领萨法维王朝的首都大不里士 [19]。由于土耳其新军们的厌战与不满声浪,使塞利姆无法在攻陷大不里士之后继续向东追击伊斯玛仪的军队,因此奥斯曼军队在洗劫这座城市后便撤军回国了[19],不过奥斯曼帝国仍成功占领东安纳托利亚(包括西亚美尼亚)和原属于萨法维王朝的北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然而在接下来的数十年里,经历了漫长的奥斯曼-萨法维战争,上述地区在两国间多次易手,直到双方于1555年签订阿马西亚和约后,两国的边界才正式划定。
伊斯玛仪在他两名心爱的妻子被塞利姆俘虏后伤心欲绝[32][19],从此沉溺于酒精之中[33]。战败后伊斯玛仪战无不胜的无敌光环也随之破灭[34],由于他的自信心与傲气在查尔迪兰战役后彻底消失[35],此后伊斯玛仪再也没有参与任何战役或管理国家政事[19]。
萨法维王朝在查尔迪兰战役失败后,波斯人开始大幅改革其陈旧的军事体系。火枪从此成为波斯军队中必备的武器,伊斯玛仪的儿子太美斯普一世在日后的战役中也携带火炮等重型武器投入战斗[36][37]。
在奥斯曼军队撤退返回国内的路程中,他们沿途不断受到隶属萨法维王朝乔治亚轻骑兵的骚扰,乔治亚轻骑兵持续追击直到深入奥斯曼帝国的领地内[38]。
在查尔迪兰战胜萨法维王朝并解除来自东方的威胁后,塞利姆一世于1516年率军南征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并接连在奥斯曼-马穆鲁克战争中击败马穆鲁克的军队,奥斯曼帝国最终于1517年成功并吞了整个马穆鲁克王朝的领土[39]。
查尔迪兰战役结束后,塞利姆提到因战败而一蹶不振的伊斯玛仪,塞利姆评论他的对手:“酗酒直到烂醉神志不清的地步,并且完全撒手不管国家政事”[4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