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炤

中華民國空軍中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李永炤(1915年2月26日-2010年8月27日),中华民国空军中将,生于江苏省无锡市,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空军机械学校高级班第二期。曾任空军总司令部副参谋长、空军航空工业发展中心首任主任(现为汉翔航空工业)、中华航空太空学会理事长等职。于航发中心任内协助政府迁台后航空工业的复兴,研发PL-1介寿号初教机T-CH-1中兴号中教机AT-3自强号高教机、XA-3雷鸣号攻击机、XC-2运输机、与美国合作研发UH-1H直升机F-5E/F战斗机等。

事实速览 李永炤, 个人资料 ...
李永炤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915-02-26)1915年2月26日
 中华民国江苏省无锡市
逝世2010年8月27日(2010岁—08—27)(95岁)
国籍 中华民国
职业军人
获奖抗战胜利勋章
四等云麾勋章
三等宝鼎勋章
军事背景
效忠 中华民国
服役 中华民国空军
军衔 中将
学历
经历
关闭

生平

机校高级班第二期27年班、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研究所硕士班肄业、中华航空太空学会理事长、中华民国航空工业的先驱、空军航空工业发展中心首任中将主任、领导航空工业研发十三年半之卓越成就、任内完成了介寿号、中兴号教练机、AT-3自强号高级教练机、UH-1H直升机、中运机、F-5E战斗机等飞机的制造生产、也奠定了中华民国空军战机自制的基础。[1][2][3]

1937年(民国26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工程系,同年10月毕业于空军机械学校第二期高级班(27年班)。[2]1943年(民国32年)5月赴美飞机制造工厂实习,后分发至美国城市San Diego圣地亚哥_(加利福尼亚州)的Convair|Convair公司实习 。1946年(民国35年)1月赴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研究所硕士班肄业(读完春夏两季),同年10月获空军人事令向南京空军航空工业局报到,后派至台湾台中第三飞机制造厂。1948年(民国37年)9月担任南京空军配件制造厂制造处处长,同年11月配件厂迁移台中。1953年(民国42年)赴日本接收美军F-84G雷霆机,返国调任第一联队修补大队长。1954年(民国43年)派任台南供应司令部修护处上校处长[4]。1958年(民国47年)赴空军指挥参谋大学深造,毕业后奉派第二供应区部任指挥官;后由于金门823炮战,改派第一供应区部指挥官。1962年(民国51年)派任空军总部后勤署署长、1966年(民国55年)派任空军总部副参谋长[5]

1967年(民国56年)由空军总司令赖名汤指派担任航空工业发展计划官,计划后经由空军总部同意,向时任国防部长蒋经国提报,获采纳实施。[2]1968年(民国57年)空军技术局及所属航空研究院试制PL-1介寿号全金属初级教练机成功。1969年(民国58年)3月1日成立“空军航空工业发展中心”(现汉翔航空工业),同年6月21日派任空军航空工业发展中心主任。1970年(民国59年)12月晋升空军中将、1981年(民国70年)9月1日空军中将退役,以文职聘任九等继任航发中心主任。1982年(民国71年)11月6日航发中心主任退休,同年11月聘任国防部科技顾问,聘任至1986年(民国75年)11月。[5][3]

荣誉

中华民国勋章奖章

著作

  • 《航空,航空五十年:七十二忆往》,道声出版社,民国76年(1987年)。[6]
  • 《诗韵新编》,文津出版社,民国80年(1991年)。[7]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