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晋系,民国军阀派系之一,以山西为根据地,由阎锡山于1911年年底辛亥革命之际创立,一如其他军阀一样和当时的北洋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领袖阎锡山就曾拥戴袁世凯洪宪称帝。直至1949年另一位代表人物傅作义投向共产党导致晋系消亡前,晋系集团统治山西38年之久。
1911年辛亥革命时,山西北洋军标统(约等于团长)阎锡山响应起义,掌握了山西的政权,开创了“晋系”。
由清末到民国初年,由于晋商的发达,山西为中国富庶省份,因此阎锡山作为1910年代-1920年代山西领导人,也成为中国的重要政治、军事人物。[1]
晋系对于山西亦有相当贡献,农业、民生方面,阎锡山于1917年起推出“六政三事”(“六政”:水利、种树、推动蚕丝、剪断辫子、禁止鸦片、解放缠足;“三事”:种棉、造林、牲畜)来发展农业。
军事、工业方面,晋系对山西工业,特别是军火工业的发展也不遗余力。阎锡山所设立的太原兵工厂和山西火药厂,曾与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汉阳兵工厂和奉天兵工厂并列。生产的弹药不仅能满足晋军的需求,也成为阎锡山拉拢和要挟其他军阀势力的重要工具。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成立。山西新军在武昌起义时呼应革命派者为第43混成协第86标,也就是阎锡山所指挥的部队。第86标当时击毙了43混成协协统谭振德、山西省巡抚钟琦,虽取得了山西省脱离清朝独立,但后来遭到大清陆军第三镇攻击,战力在民国成立时已大为受创。在民国成立后,阎锡山返回山西省担任山西都督,新军43混成协残存的2千余人获得北洋政府批准,扩编为山西陆军第一师,师长孔庚,这可以称为晋军系统成立之始。
山西陆军第1师被称为暂编师,下辖2个旅,旅下辖2个团,师另直辖一个炮兵团、1个骑兵团、1个工兵营、1个辎重营,整合战力不超过1万人。为了解决扩编成师的军队干部来源问题,阎锡山又请日本留学归国的赵戴文主持,开办了将校研究所,吸收历年整编时被迫撤裁的100余名军官作为训练教官,为晋军提供基础军官干部。基层士官则是在1915年成立军事教育团,招收知识青年和军队基层挑选的出色士兵,前后共两期,共有1000余人接受了基本的军事教育,返回晋军中担任班长。
阎在二次革命后避免袁世凯的猜忌,在1914年8月将第一师解体成3个混成旅(第12、13、14混成旅),在民国3年(1915)又将第14、15旅降编为第1、第2混成团,恢复回民国初年的规模。而袁世凯为了稀释阎锡山在山西省的军事影响力,以“山西巡按使警备队”的名义在山西省境扩编11个营的军力,但随着巡按使金永在袁世凯失势,遭阎锡山驱离山西后,警备队的11个营被阎锡山控制,成为恢复晋军实力的助力。
在民国4年(1916)护国战争时,支持袁世凯的陕西都督陆建章因战败失势,与其纽带关系紧密的陕西陆军第1旅(旅长商震)也被迫离开陕西省,大部分残部转入山西省。阎锡山以“省防务紧要,商旅尚属可用”为理由顶住反袁派主持的北京政府压力,将商震的陕西旅给收编己用,其开销也由山西省支应。在袁世凯死后,北京政府逐渐无法控制阎锡山的治理,阎锡山趁此机会重新整编山西省境内的部队。将原本主力1个混成旅、2个混成团的省军大幅扩编成4个混成旅(第1、第2、第3、第4)、2个混成团(由晋南、晋北镇守使指挥),炮兵团则打散以炮兵营的编制拨入4个混成旅内,每个混成旅内基本编制为2个步兵团、1个炮兵营。
除了4个以步兵为基础的混成旅,阎锡山将直属的骑兵扩编成2个团,直属营除了既有的工兵和辎重外,增加了机枪营、卫队营、卫生营、宪兵营等。至1918年时,晋军已有10个步兵团、2个骑兵团,以及相关的支援部队,军力总额约有3万。
在1918年由于晋军整体规模扩张将近三倍,在军队干部上又存在大量缺口,原本在1917年率军出省作战惨败的山西陆军第1混成旅旅长商震转任山西学兵团团长,至1930年学兵团共培训学兵6000余人。日后这批学生大多成为晋军基层骨干。
由于在直奉战争期间阎锡山保持观望态度,此时的山西省未受中国内战的影响得以稳定发展,山西省的山西军人工艺实习厂在1920年代逐渐扩厂,解决了晋军的枪炮与弹药问题。山西省因此有较充裕的资源继续扩张军队规模。
在民国14年(1925),晋系再次扩军。此次扩军恢复了师一级的体制。此时晋军有2个步兵师(山西陆军第1师、第2师,2旅4团制)、5个步兵旅(山西陆军第5、6、7、8、10旅,2团制)、2个骑兵旅(山西陆军第3、4旅)、1个教育旅(山西陆军第9旅)、1个混合旅(山西陆军第11旅,1炮兵团、1直属部队混合团)、1掷弹旅、1个迫击炮团,总规模超越10万人。
1927年6月3日,阎锡山宣布山西易帜效忠国民政府,12万山西陆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北方军,6月5日太原召开国民大会,拥阎担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6月6日阎就任总司令职,通电服从三民主义。7月17日晋军占领石家庄,奉军退走正定,晋军向南推展至顺德。奉军在正定、定州、保定布置三道防线。1927年9月奉晋战争爆发。阎锡山致电南京国民政府,宣布誓师讨奉。同时把晋军编为三个军团,下辖12个军,有17个师、12个骑兵师、7个独立旅共20余万人:
1928年2月28日,南京国民政府第42次会议议决,将晋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三集团军,阎锡山为总司令。
1930年5月至11月中原大战期间,晋军自行宣布改编为第三方面军。
中原大战阎锡山战败下野。张学良把晋绥军14个军40余师压缩为4个军8个师。经徐永昌、商震、傅作义和阎锡山商讨的“整编方案”:
随后,经徐永昌等要求,张学良同意, 晋绥军增加了正太护路军, 孙楚为军长。步兵第5师师长一职由李服膺接任, 另增加几个独立骑兵、炮兵旅。
1931年6月,晋绥军启用国民革命军番号:
1931年7月,石友三据冀南顺德叛变,蒋介石电令商震部出兵邀击石友三部。7月下旬,商震经过周密计划, 率第67师黄光华、高鸿文旅及军校学员共9千人,登上火车,出娘子关,编入北路讨赤军行列,截击石友三后路。商震部由此脱离晋绥军系统。第67师2个旅被商震带走后,师部成了空架子,师长冯鹏翥无形被免职,第67师番号也被陈诚军事集团要去。
1931年8月5日, 旅居大连的阎锡山得知日本将在东北“有所行动”,便决定离开大连返回山西。南京当局得知阎返晋后,立即动员各方面的力量逐阎离晋。由于山西政局仍控制在阎锡山手中,阎锡山坐等时局发生变化。果然1个多月后爆发九一八事变。南京政府无暇顾及阎锡山。1932年2月20日设立太原绥靖公署。1932年2月27日,阎锡山重返太原,宣誓就任太原绥署主任。朱绶光为参谋长,冯鹏翥为副官长。不久阎锡山又恢复了国民政府委员、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并当选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每军2师6旅12团,以及正太路护路军。1932 年 3 月, 晋绥军增编 3 个陆军独立旅。所辖部队:
1934年10月,李生达率领8个团赴赣剿共,被蒋介石任命为第十九军军长兼第72师师长。1935年7月,阎锡山任命第101师(由正太护路军改编)师长孙楚为协剿陕北共军的总指挥,李生达为副总指挥。1936年5月31日第十九军军长李生达遇刺身亡。随后阎锡山调动晋绥军高级将领职务,王靖国任第十九军军长,徐永昌任山西清乡督办 随后又调任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孙楚接任第三十三军军长,杨爱源调任山西清乡督办, 杨效欧接任第三十四军军长,陈长捷接任第72师师长,李俊功接任第101师师长。
1936年,经军委会同意, 阎锡山将晋绥军骑兵改编为陆军骑兵第1、2师, 仍以赵承绶为骑兵司令。
抗战爆发前晋绥军有陆军第19、33、34、35、61军及骑兵军,计6个军;陆军第66、68、69、70、71、72、73、101师及新编第2师(新2D,1936,12收编) 计9个师及2个骑兵师;陆军独立第1、2、3、7、8计5个独立旅, 炮兵10个团。部队序列:
1947年2月,第二战区长官部改组为太原绥靖公署,主任阎锡山。副主任杨爱源、孙楚,秘书长吴绍之,参谋长郭宗汾。
太原绥靖公署特种警宪指挥处简称特警处,处长梁化之。副处长徐端、兰凤、李紫云。1942年3月建立隰县中心区战地动员工作团、1943年10月在隰县康城建立民族革命同志会流动工作队、1946年3月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特种警宪指挥处演变而来。驻太原精营西边街45号成立。在太原、大同、临汾等城市设立特警队,各县设特警组,在机关、工厂、帮会、商号、旅店、剧团、妓院等各个角落秘密发展、组织情报网。1946年3月至1949年4月,共杀害所谓“伪装分子”2000余人,其中特警处本部在太原杀害363人。
谍报参谋训练队,简称参训队。1946年10月22日参训队正式成立,队长由绥署侍从参谋梁吉庆兼任,副队长为任法庵,山冈道武兼任总教官,本田任主任教官,岩田清一、桑野俊三郎、村井孝年、加藤、石源国干、前田、石岛等任教官,讲授《情报战术总论》《情报勤务》《飞机搜索》《地图识别》《防谍保密》《暗画》《医学情报》等内容。培训两期谍报参谋约200人,归阎锡山直接指挥。1947年2月起,参训队由训练机构变成“工作”机构,它的任务是派遣谍报人员,搜集解放军的情报,及时向太原绥靖公署作战组报告,重要情报要直接呈送阎锡山审阅。1948年11月5日召开全队人员应急动员大会,梁吉庆把派往各地的谍报人员重新编为14个谍报联络组,分布在太原城周围,积极搜集情报;贾心田为副队长,策划安排潜伏情报人员。
杨贞吉政卫处系统:l938年12月杨贞吉从第二战区校尉级军官集训团(集训团)第一期选出28人成立第二战区敌区工作队(简称敌工队),狄荣锁任指导员、李国枢任队长。1939年6月扩编为第二战区敌区工作团(简称敌工团),团长由阎锡山兼任,副团长由杨爱源兼任,阎锡山指定杨贞吉、李国枢、狄荣锁、张荣汎等为委员。1941年5月民族革命同志会敌区工作委员会(简称敌工委员会)。1941年10月改编为山西全省保安委员会,,阎锡山任会长、赵戴文任副会长,杨爱源任主任委员,艾子谦等13人为委员,杨爱源兼办公厅主任,杨贞吉兼办公厅秘书长。1943年9月山西省保安总司令部(简称保总部,总司令由赵戴文兼,副总司令由杨爱源兼)政卫处(主任杨贞吉)。1944年2月民族革命同志会临时执行部政卫组,组长杨贞吉,副组长缪玉青等。在抗战胜利后接收了伪山西省警察厅,1945年10月15日成立山西省警务处处长(处长杨贞吉)。太原绥靖公署所属部队的政卫活动,由同志会工委会政卫组负责;地方行政中的特工活动,由山西省警务处负责。1948年8月,阎锡山为进一步加强对部队的控制,成立专做军队特务工作的绥署建军委员会政卫总队(总队长贾宣宗,副总队长尉胖林、张像生、岳炳森),在部队各级都设政卫人员。1948年10月,阎锡山又将同志会工委会政卫组和太原绥靖公署政卫总队合并为政卫处,杨贞吉既是政卫处长,又是警务处长。先后在政卫系统工作过的人数总共6992人:在部队和地方武装团队做特工的3027人,在地方政府做特工的1450人,在政卫组织控制的单位做特工的1415人。不完全统计扣捕嫌疑1万余人,其中处死4000余人。
1930年的美国《时代杂志》记述:“作为山西省的‘模范督军’,阎实际上耸立在一个独立王国之中——处于各军阀的包围之中。尽管目前晋西南地区还存在粮食短缺,但阎为1100万人带来了繁荣,在中国,他们最富裕,因而使他显得出类拔萃。阎的嗜好不是女人、酒、鸦片,甚至也不是金钱,而是优质的道路、纺织、防御部队、维持秩序的警察,发展优良的牛、马、耕具、家禽、肥料——所有能为他的乡亲直接带来好处的事物。”[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