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斑疹伤寒(英语:Typhus),是由立克次体引起的传染病[1],可分为:流行性斑疹伤寒、丛林斑疹伤寒(恙虫病)与地方性斑疹伤寒(鼠型斑疹伤寒)[2][3]。症状包括发烧、头痛和皮疹。[4]症状通常在接触病原体后一至两周出现[5]
伤寒由细菌感染引起。流行性斑疹伤寒是体虱传播的立克次体引起的,丛林型斑疹伤寒是恙满幼虫传播的恙虫病立克次体引起的,鼠性斑疹伤寒是鼠蚤传播的地方性斑疹伤寒立克次体引起的。[4]
斑疹伤寒没有疫苗。预防方法是避免接触传播疾病的生物。[6][7][8]治疗方法是使用四环素抗生素。[5]流行性斑疹伤寒常于卫生环境差和拥挤的地方爆发[9],但现在已经少见了。[6]丛林型斑疹伤寒可见于东南亚、日本和澳洲北部。[8]鼠性斑疹伤寒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7]
斑疹伤寒的记载至少可以追溯到1528年,源于希腊语typhus (τύφος) ,意指迷茫,用于形容患者受感染后的精神状态。[10] 斑疹伤寒与伤寒是不同细菌引起的不同病症。[11]
流行性斑疹伤寒,又称人虱型斑疹伤寒是由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属于“人—虱—人”传播的疾病,人是唯一的宿主,体虱是传播媒介,常流行于冬季或寒带地区。普氏立克次体在体虱胃肠道上皮细胞中生长繁殖,经体虱粪便排出体外,人是经由揉挤虱粪或压挤虱子入叮咬处或表皮伤口而感染,有头痛、畏寒、虚脱、发烧和全身疼痛的现象,第五至六天会出现斑点,有显著毒血症,约发烧二周后症状迅速消失而恢复,死亡率约10%~40%。此病可能复发,但复发症状较温和。近年来,流行性斑疹伤寒的传染已大为减少,主见于非洲
地方性斑疹伤寒,又称鼠型(或蚤型)斑疹伤寒,是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是由莫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Mooseri),又称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Rickettsia typhi)透过鼠蚤传播的急性传染病,印鼠客蚤是传播媒介,人是受害者。属于“鼠蚤”传播循环,其临床特征与流行性斑疹伤寒相似,有头痛、恶寒的情况,但病情轻、病程短,潜伏期为6~14日,死亡率极低。氯霉素及四环素为其特效药物,病愈后的复发性低。地方型斑疹伤寒发病地区散布于全球,多见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俄国内战期间,流行性斑疹伤寒造成苏俄境内200-300万人死亡(1918年-1922年),约2000-3000万人感染,是历史上致死人数最多的流行病之一。[14] 与此同时,在波兰和罗马尼亚也出现了疫情。此次大流行是近代史上斑疹伤寒最大规模的一次爆发。[15] 西方战线为士兵特意建立了“除虱站(Delousing station)”以应对疫情,但东方战线的疫情导致军队损失惨重,仅塞尔维亚就有15万人受感染死亡。[16] 总体病死率在10%-40%之间,且该流行病也成为当时相关医护人员死亡的主因。[16][17] 战俘营中也有大量死亡。[1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