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国浙江旧地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唐朝玄宗时,因人口繁盛,于开元十六年(728年),分鄮县置慈溪县、奉化县、翁山县、鄮县四县,属明州。县名得于溪名。《慈溪县志[1]》转引《延祐四明志》的记载:“汉句章董黯,母尝婴疾,喜大隐溪水,不以时得。于是筑室溪旁,以便日汲。溪在今县南一舍。故以慈名溪,又以溪名县”。县治在今慈城镇,属宁波市江北区。
唐朝时,历属明州、余姚郡。乾元元年(758年),随明州隶属于浙江东道。五代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明州刺史黄晟逝世,地归钱镠。慈溪县属明州望海军,隶吴越国。北宋初,吴越国改明州望海军为明州奉国军。吴越国纳土归宋后,慈溪县属江南东道明州奉国军,后随明州归两浙路。南宋时,属两浙东路庆元府。元朝时,属庆元路[1]。
元末民变中,随庆元路为方国珍所据,后归朱元璋。明朝时,慈溪县属宁波府。永乐十六年(1418年),改慈溪县为慈谿县[2]。《慈溪县志[1]》所述改名原因,“永乐十六年(1418),慈溪失县印,恐为歹徒所得,请于朝,诏更铸,改溪从谷,逐改慈溪为慈谿,仍属宁波府,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清朝时,沿袭明制,仍属宁波府,归宁绍台道。
辛亥革命时,浙江光复。民国元年,宁波府废,直属浙江省军政府。民国三年至十五年,属会稽道。民国十六年,道废,直属浙江省政府。民国二十一年后,历属浙江省第五、第六、第三、第二行政督察区[1]。
1947年,慈谿县辖孝中镇、江屿乡、裘墅乡、洪塘乡、汶溪乡、庄桥乡、灵阳乡、长骆镇、西河乡、云湖乡、明德乡、金川乡、陆埠镇、南山乡、车厩乡、大隐乡、丈亭乡、蜀山乡、江中乡、鸣鹤乡、五磊乡、三浦乡、观城镇、师桥镇、东海乡等5镇20乡。
1949年5月3日,第三野战军麾下的22军在攻占杭州后,向浙东挺进。24日,第22军攻占县城孝中镇。在中共组织下,当地民众生活如常。6月,成立中共慈谿县委。刘春泉任副县长、代县长(不久任县长)。6月19日,中共慈谿县委、县政府开始运作[3]。此前6月5日,在宁波成立浙江省第二区专员公署。10月改称宁波公署(即宁波专区),慈谿县隶之。
1950年,慈谿县辖慈城镇、陆埠镇、鸣鹤镇、观城镇等4镇,以及城关区(城东乡、半浦乡、横山乡、裘墅乡、狮东乡、洪塘乡、鞍山乡、汶溪乡、鄮力乡)、庄桥区(庄桥乡、姜颜乡、洋墅乡、灵阳乡、费市乡、田湖乡、长骆乡、长石乡、西顾乡、河头乡)、云山区(云湖乡、妙山乡、赭山乡、黄山乡、罗江乡、新桥乡、明德乡、明山乡、金川乡)、陆埠区(蓝水乡、南山乡、蓝山乡、洪山乡、沿江乡、车厩乡、雷山乡、河姆乡、石岩乡、大隐乡、岐阳乡)、丈亭区(丈亭乡、蜀山乡、龙山乡、渔溪乡、岗墩乡、祝江乡、江中乡、五马乡、郭姆乡)、鸣鹤区(南港乡、杜湖乡、昌明乡、五中乡、浦中乡、东安乡、师东乡、淹浦乡、洋山乡、淞浦乡、岐山乡、古窑乡)、观城区(师桥镇、福山乡、洋浦乡、东海乡、附海乡、山前乡、东山乡、泽山乡)等7区(下辖1镇67乡),共计5镇67乡。
1954年,政府为建设商品棉生产基地,将产棉区的镇海县、余姚县、慈谿县的北境划入,建立新的慈谿县,县城迁至浒山镇(今浒山街道)。1956年异体字整理将谿合并至溪。1970年,属宁波专区。1979年,为完善水利条件,泗门区划入余姚县。余姚县龙南区划入[1]。1988年,改为慈溪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