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在心理学中,心灵(psyche)指的是人类心智的整体,包括意识和潜意识。[1]
心理学即是对心灵的进行科学性或客观性研究的一门学问。“心灵”一词在心理学和哲学中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此一概念可追溯到古代,代表着从科学角度理解人性的一项基本概念。在一些较古老的文本中,有时会当做灵魂(soul)的同义词。 [2]
希腊语中“ψυχή”(psyche)的基本含义是“生命”。[3]虽然缺乏明确证据支持,但但有些人声称该词源自动词“ψύχω”(psycho,“吹”)。 [4]衍生的涵义包括“精神”、“灵魂”、“鬼魂”,或是即“有意识的人格”、“心灵”等层面上的“自我”之意。 [5]
“心灵”此一概念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学者将柏拉图对此术语的概念化翻译为“灵魂”,因为他相信灵魂是不朽的。 [6]在他的著作《斐多篇》中,柏拉图让苏格拉底提出了关于灵魂不朽和灵魂脱离身体后的死后世界的四个论证。 [7]其中苏格拉底还说亦指出,在死后,心灵能不受身体的阻碍,进而能够更好地获得智慧,并体验柏拉图式的理型。[8]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撰写了《论心灵》(Περὶ Ψυχῆς, Peri Psyches ),是一篇对心灵具有重要影响的论著。在其著作中,他使用灵魂的概念来解释某些官能。[9]对于亚里士多德而言,由于灵魂即是运动,因此需要一个解释身体运动的原则。[9]亚里士多德的“三魂说”(觉魂、生魂、灵魂)在19世纪之前主导着心理学领域。在亚里士多德之前,亦有一些希腊文献使用较不精确的方式来描述“心灵”一词。[10]在古典时代晚期,盖伦医学发展了三个“精气”(pneuma)的概念,直接与亚里士多德的三魂相对应。
“心灵”(psyche)这个词后来被拉丁化为“anima”,并成为中世纪心理学中使用的基本术语之一。传统上,“anima”在英文中常被翻译为“soul”,但在现代用法中,“psyche”这个词更为常见且合适。[11]
19世纪时的心理学家,如弗朗兹·布伦塔诺,将心灵的概念发展得更加主观化。
精神分析之父西格蒙德·佛洛伊德认为,心灵(原文为Seele)由三个部分所组成: [13]
佛洛伊德对此三个部分原本的用语为“das Es”(它)、“das Ich”(我)和“das Über-Ich”(超越-我)。根据布鲁诺·贝特尔海姆的说法,后期的拉丁化术语是由其英文翻译者提出的,可能是为了彰显“医学”色彩,如同其他使用拉丁语的医学术语。贝氏亦对他所认为的伪科学式的拉丁术语提出了批评。 [14]
许多思想家,包括卡尔·荣格,也在这个定义中包括了个人和集体元素之间的重叠和紧张关系。 [15]
荣格的多数著作以德语书写,其中亦仔细地定义了的“心灵”和“灵魂”的涵义。
在我对无意识结构的探索中,我被迫对“灵魂”和“心灵”进行概念上的区别。在此,我将心灵理解为所有心理过程的总体,包括意识和无意识。而另一方面,我将灵魂理解为一个明确划分的功能复合体,最好被描述为一种“人格”。 (Jung, 1971: Def. 48 797 par.)
在荣格的德文原文中,他通常使用“Psyche”或“Seele”来指“心灵”,表示心理过程的总体。另一方面,在分析心理学的技术术语中,“灵魂”的使用范围更加狭窄,指的是一个“功能复合体”或部分人格,而非整个心灵。常特指“阿尼玛”和“阿尼玛斯”。在此一层面亦会使用复合词“心灵意象(Seelenbild)”来指称。
现代认知科学家更偏好使用“心智”(mind)而非“心灵”。心智所指的是一组认知能力,包括意识、知觉、思考、判断、语言和记忆等。通常被定义为某一实体在思想和意识方面的能力。 [16]如想像力、识别力和欣赏力,负责处理感觉和情绪,进而产生对应的态度和行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