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柏拉圖哲學的基礎理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观念论或理型论[注 1](英语:idealism,德语:Idealismus,又作theory of Forms 形式理论, theory of Ideas等),是希腊哲学中的一种古老的世界观和理论,是抽象化世界观在西方的开始,由柏拉图总结并论述。近现代学者依据理解不同将其归类于本体论或知识论的范畴。所谓“理型”或称“理念”(Form, Ideas)可直译为“可见形态”、“外貌”(参见下文中词源一节),在柏拉图的理论中指代一种超出自然现象与时间的绝对、不可移存在,而自然存在的物质不过是理型的“近似物”而已[2]。
此条目目前正依照其他维基百科上的内容进行翻译。 (2020年7月10日) |
根据该理论,理型被视作切实存在的实体,而就本体论的层面而言,理型同时也优于感官感受到的现实存在。举例来说,“美丽本身”、“正义本身”、“圆本身”、“人类本身”之类的观念,用理型论的视角看待,不仅只是人类感官知觉到的某种表象,更是客观存在的超验实体。所谓理型并不是感官的感受,而是切实存在的事物,除此之外,它们还是完美的、永恒的。理型是经由易变的感官所观察到的事物原型,也是其得以存在的先决条件。
柏拉图在对话录中并未以本人的口吻论述理型,而是借助了他笔下包括苏格拉底在内的角色来探讨理型的存在,认为只有对理型的研究才能带来知识。然而对于理型论的具体内容学界从未达成共识,而这一辩论至今仍在进行。
“理型”一词译自古希腊语 εἶδος(eîdos)、ἰδέα(idéa),但在古希腊语中并非专门创造的哲学术语,而是日常语言的一部分,代表事物的“外貌”与“可见形态”[3]。这两个词的语源都是动词不定式 ἰδεῖν,代表“看”;来自原始印欧语词根 *u(e)id- “看、知”(同源词包括拉丁语 videō)[4]。然而,柏拉图将这两个词的本来含义逆转过来,将“可见形态”变成了无法在自然中看到的一种存在;如果说柏拉图认为人可以“看到”理型,那么这种“看”并不是感官在物质世界中所见,而是一种灵魂的、精神的观察。“以灵魂、精神观察理型”这一思想在柏拉图哲学中占有中心地位[5]。
形式出现于柏拉图对话录与演讲中,认为现实中的每个个物或性质都有其独特的理型存在,举例来说:“狗”有“狗的形式”、山有“山的形式”而“善”有“善的形式”存在。[6]万物在本质上都是各种不同的形式,而人在现实中所看到“现象”(Phenomena)仅仅只是一种类似于理型的阴影;换句话说,现象只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于理型的描绘,而非事物的理型本身。理型也是事物的核心概念或称本质,举例来说:世界上有无数张桌子,而所有的桌子都共享桌子的“理型”作为其核心,当没有理型时事物便不存在。
同时,相对于现实事物的易变、生灭,理型论中的理型是一种永恒、完美且无条件的存在,且存在于一个相对于现实世界的“理型世界”之中,当人的灵魂处在轮回阶段且尚未进入肉体前,就是存在于理型世界中了解现实中不同事物的理型(参见“回忆说”),当降生到人世间后才开始回忆、临摹完美的理型。除此之外,理型亦为非空间性(aspatial)、非时间性(atemporal),亦即超出空间、超出时间,因为在柏拉图世界中,理型并非被时间与空间所规范,因此没有所谓时间意义上的的开始与终结,也没有空间维度、方向与位置。相反地,理型提供了时间与空间本身存在的基础,而在现实界之中,理型甚至超越物质与心灵。[7][8][9][10]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