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市制是指台湾建制市制度,始于日治时期。1903年出现、1916年确立的台南市,为最早以“市”命名的行政区划、也是当时唯一的一个,但此时的市仅为地区名,并不具有法人地位与“市”的管理机构,因此尚非为现今定义下正式的市制。台湾正式建立建制市制度的滥觞为1920年施行的《台湾市制》法律;日治时期的市制也某种程度影响战后时期中华民国治下的市制规划,并延续至今。

Thumb
现行台湾建制市分布图
  

日治时期

Thumb
1920年台湾市制
  州轄市

《台湾市制》由台湾总督府1920年7月30日以律令第五号公布[1],同时以府令第四十三号表示将于该年10月1号实施[2],全文共39条,为台湾各州辖市的制度法源。

以台北市为例,台湾市制实施后,除了增加台北市尹首长一职外,该市更成立了具有30名协议员的台北市协议会。该议会虽未具有法定约束力,但仍视为台北市政岁入、岁出预算、市税赋课、罚款规范等方面的咨询机构。除此,台湾市制最大的变革是将台湾总督府所辖州郡市等视为公共团体,因此享有一定限度自主权;故顺应时势,除了第一批的台北、台中、台南三市改制之外,1924年至1940年也陆续成立其他8市。

应注意外地(含台湾、关东州等)市制与日本内地(含桦太)市制所适用的法律不同。详见市制 (日本)

1935年,台湾总督府就台湾市制二度修正,明定“市”为法人,依法处理公共事务,并受官署之监督。并增加市议会的权限,从咨询升格为“对行政机关具有约束力的准自治机构”。另外各市下划非正式行政区划的,负责区内之治安、防灾、清洁卫生、统计资料收集、道路、桥梁等公设物的管理。

1941年,台湾总督府公布“新高港都市建设计划方案”,计划以梧栖街为中心合并邻近街庄(大甲郡大甲街清水街沙鹿街龙井庄)组成“新高市”,为台中州第三个州辖市,但受太平洋战争影响而没有正式设置。

施行市制

台湾市制实施后,施行市制的都市与施行起始年月:

More information 名称, 假名 ...
名称 假名 罗马字 市徽 辖属区域 施行日期 面积(km²) 人口(1942年) 所属州厅
台北市 たいほくし Taihoku-shi 64町19大字 1920年9月1日 66.9872 38万3650 台北州
台中市 たいちゅうし Taichū-shi 31町16大字 1920年9月1日 29.6655 10万1272 台中州
台南市 たいなんし Tainan-shi 31町12大字 1920年9月1日 66.0757 15万8689 台南州
基隆市 きいるんし Kīrun-shi 28町11大字 1924年12月23日 46.7624 10万7683 台北州
高雄市 たかおし Takao-shi 14町33大字1区 1924年12月23日 99.4860 19万7897 高雄州
新竹市 しんちくし Shinchiku-shi 15町30大字 1930年1月20日 100.5919 9万2692 新竹州
嘉义市 かぎし Kagi-shi 17町15大字 1930年1月20日 55.9317 10万2192 台南州
彰化市 しょうかし Shōka-shi 13大字 1933年12月20日 65.6947 6万3033 台中州
屏东市 へいとうし Hētō-shi 21町6大字 1933年12月20日 65.0670 6万2185 高雄州
宜兰市 ぎらんし Giran-shi 12大字 1940年10月28日 28.0738 3万8909 台北州
花莲港市 かれんこうし Karenkō-shi 5大字 1940年10月28日 29.4095 3万9813 花莲港厅
新高市 にいたかし Nītaka-shi
计划未实施
台中州
Close

中华民国时期

More information 中华民国行政区划单位‎ ...
Thumb
中华民国
行政区划单位‎
(虚级化)










相关行政区划
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模板
中华民国公告疆域
简易版行政区划表
Close

现今台湾的建制市,依中华民国法律共有三种:直辖市县辖市,三者的规模与设立标准差异颇大。以下主要以统整的观点描述这些建制市的设立与发展,设置标准与其他细节详见该类市制主条目。

1945年至1946年,进入中华民国时期的台湾的第一批市,即延续日治时期所设的11个市,其中除宜兰市花莲市(原花莲港市)为县辖市之外,其余的9个市皆为省辖市。省辖市是中华民国原有的市制。值得一提的是县辖市,台湾原有的部分市因未达省辖市之标准,但重要性又高于一般,降为乡镇恐引发民怨,故特别增设而来。

1950年至1951年进行第二阶段的行政区域调整,此次大致上确立了台湾的行政区划并延用至2010年新竹嘉义彰化屏东等4市于此时降为县辖市。之后到1982年新竹、嘉义又重新升格省辖市。1994年因应新修正的法规(《省县自治法》、《直辖市自治法》)省辖市改称为“”。而在县辖市的部分,1981年法规再增订“县治所在地”亦得设县辖市(不过尔后修正之现行法规已无此规定),形成今日部分县辖市之人口少于10万、甚至不足5万的现象。设置县辖市之门槛为15万人口,但近年来人口往大都市集中、以及人口成长趋缓,使有部分乡镇虽人口趋近但迟迟无法突破,出现了“合并改制”的想法。立法院也于2014年开始着手相关法规(《地方制度法》)的审查,并于2015年5月正式通过将人口门槛下修至10万,员林镇头份镇等“大镇”因而直接适用而成功改制为市。

直辖市在台湾出现,要到1967年的台北市,后于1979年增设高雄市,皆由省辖市升格而来,此时的直辖市尚为面积300平方公里以下的建制市。2010年的4个新设直辖市的出现(新北市台中市台南市高雄市),由人口名列前矛的县与市合并升格而来,这些直辖市的面积有2000平方公里以上、人口近200万或200万以上,面积与人口规模皆为空前的大。

由于多数的县辖市皆集中于人口规模较大的县,县的升格皆造成县辖市的大幅减少(县辖市改成直辖市的),于2014年底桃园县升为直辖市后,不再出现县辖市的人口规模超越市的情况(如先前板桥市的人口多于新竹市桃园市的人口多于基隆市等)。

现行的建制市列表

以下依序以位阶高低、改制时间、由北而南列出台湾现在所有的市:

More information 序号, 市名 ...
序号 市名 图片 改制年份 地区 人口(2024年9月) 面积 (km²) 类别 区划
1 台北市 Thumb 1967年 台北都会区 2,498,210 271.7997 直辖市 12区
2 新北市 Thumb 2010年 台北都会区 4,046,022 2,052.5667 直辖市 29区
3 台中市 Thumb 2010年 台中都会区 2,854,190 2,214.8968 直辖市 29区
4 台南市 Thumb 2010年 台南都会区 1,859,013 2,191.6531 直辖市 37区
5 高雄市 Thumb 1979年
2010年
高雄都会区 2,732,805 2,951.8524 直辖市 38区
6 桃园市 Thumb 2014年 桃园都会区 2,332,998 1,220.9540 直辖市 13区
7 基隆市 Thumb 1945年 台北都会区 361,519 132.7589 7区
8 新竹市 Thumb 1982年 新竹次都会区 457,441 104.1526 3区
9 嘉义市 Thumb 1982年 嘉义次都会区 262,553 60.0256 2区
10 宜兰市 Thumb 1946年 宜兰 94,886 29.4080 县辖市 38里
11 花莲市 Thumb 1946年 花莲 98,500 29.4095 县辖市 45里
12 彰化市 Thumb 1951年 彰化 224,236 65.6947 县辖市 73里
13 屏东市 Thumb 1951年 屏东 192,977 65.0670 县辖市 79里
14 台东市 Thumb 1976年 台东 103,118 109.7691 县辖市 46里
15 苗栗市 Thumb 1981年 苗栗 86,131 37.8878 县辖市 28里
16 南投市 Thumb 1981年 南投 97,205 71.6021 县辖市 34里
17 斗六市 Thumb 1981年 云林 108,961 93.7151 县辖市 38里
18 马公市 Thumb 1981年 澎湖 63,985 33.9918 县辖市 33里
19 竹北市 Thumb 1988年 新竹 218,941 46.8341 县辖市 31里
20 太保市 Thumb 1991年 嘉义 39,296 66.8964 县辖市 18里
21 朴子市 Thumb 1992年 嘉义 40,467 49.5737 县辖市 27里
22 员林市 Thumb 2015年 彰化 122,736 40.0380 县辖市 41里
23 头份市 Thumb 2015年[a] 苗栗 107,254 53.3205 县辖市 33里
Close

注释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