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幼细胞贫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巨芽細胞貧血

巨幼细胞贫血(英语:Megaloblastic anemia)是一群疾病有着共同周边与骨髓相似的血球形态表现而得名,可借由遗传、后天或DNA受损而导致此病,引发此疾病的原因可能为维生素B12缺乏(Cobalamin deficiency)、叶酸缺乏(Folate deficiency)、又或因DNA合成缺陷所造成。[1]

事实速览 巨幼细胞贫血, 类型 ...
关闭

临床特征

临床主要特征

巨幼细胞性贫血发展缓慢,可能多年没有任何明显症状(无症状)。常见症状通常会在某个时候出现并表现出以下特征:食欲不振、味觉改变、口腔溃疡、舌炎(表现为疼痛且颜色鲜红的舌头,即“牛肉舌”)、口角炎、疲惫、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头晕、头昏眼花、心率过快等。由于无效造血,红血球易于肝脏破坏溶解,易于引发黄疸。此外,可能伴随掉发、皮肤可逆性的黑色素沉淀以及肠胃功能紊乱(如消化不良、恶心、腹泻、食欲减退、体重下降),患者还可能出现失眠、情绪不稳、甚至认知功能障碍。重度贫血患者可能伴有低烧,血小板减少时则易出现出血或瘀青;当酗酒或缺乏维生素C时,其症状更加明显。在极少数情况下,钴胺素缺乏会在贫血的典型症状出现之前出现神经系统症状。[2]

怀孕的并发症

B12和叶酸的严重缺乏会影响男性与女性的生殖功能,可能导致不孕、孕妇反复流产及胎儿神经管缺陷。叶酸对孕妇尤为重要,研究显示,怀孕前三个月内若缺乏叶酸,胎儿可能出现神经管发育缺陷,增加无脑儿、脊柱裂、脑膨出等风险。全程补充叶酸还可降低新生儿体重过轻、早产及颚裂等先天性畸形的风险。一般认为叶酸缺乏不会导致神经系统病变,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叶酸缺乏可能会导致一些神经系统病变。[3]

血栓栓塞症

遗传性酶缺乏(如胱硫醚β合成酶、甲硫氨酸合成酶或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可能导致高半胱氨酸尿症,患者在青少年至成年时期容易发生血栓栓塞性疾病,包括缺血性心脏病、脑中风及静脉栓塞,其中又以静脉栓塞最为危险,因为其透过活化C蛋白来干扰Va凝血因子的活化。[4]此外,后天B6、B12及叶酸的缺乏,尤其在营养不良的老年人中,也会导致高半胱氨酸血症,增加动脉血栓栓塞的风险。

B12缺乏导致神经病变

在正常情况下,维生素B12作为辅因子,参与甲硫氨酸合成酶催化的代谢过程,促使同型半胱氨酸转化为甲硫氨酸,最终生成S-腺苷甲硫氨酸(SAM),形成包括神经髓鞘基础蛋白、甲基化脂质、DNA及神经传导物质(如多巴胺)的甲基化产物。当B12缺乏时,SAM无法进一步转化,导致甲基化产物减少,进而影响髓鞘的形成及神经传导物质的生成,从而引发神经病变。[5]

脚注

相关条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