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小康,原是儒家的一个哲学概念,最初指大同社会因为人的私欲堕落的结果。后指温饱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所达到的相对富足的生活状态。

古代原意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1][2][3][4]作为哲学概念的“小康”与“大同”相对,出自《礼记》礼运篇大同章(通常简称“礼运大同篇”及“小康篇”)。当中记载孔子先向弟子言偃阐述心目中的大同理想世界,接着解释三代由于无法实践“大”,社会只能达到“小康”的程度。

“大同篇”:

“小康篇”:

可见在小康社会,每个人只会顾著自己及自己的家人(“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而非大同社会的“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人人为了私利而阴谋、战乱不断,因此必须以礼义建立制度去约束人民,维系社会秩序。当时的儒家思想家认为,小康和大同的区别是社会道德水平的不同;不过,孔子认为,相比起自己身处的春秋时代,社会即使不能实现大同的理想,至少应该要回复三代贤明领袖崇尚礼义并且以身作则的小康境界[6]

Remove ads

现代含义

现在的“小康”,指的是温饱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所达到的相对富足的生活状态。谢东闵于1972年提出“小康计划”及1979年邓小平所说的“小康之家”,皆以此做为论述基础。而同时间的香港社会,就有以“小康家庭”、“小康之家”来指代中产阶级的讲法。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制定生活发展阶段的标准,恩格尔系数40%到50%为“小康”,该系数越低标志着越富裕。2017年起,中国大陆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降至30%以下。[7][8][9]

中国大陆对“小康社会”的准则

Thumb
挂在吉林省吉林站进站大厅内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宣传标语。
Thumb
建党百年之际,北京西单立体花坛“全面小康”。

小康社会并不是一个笼统的含糊不清的说法,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贺铿在采访[12]中说到,1991年国家统计局与计划、财政、卫生、教育等12个部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课题组,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小康社会的内涵确定了16个基本监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见下表)

小康基本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2)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3)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4)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5)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方米;

(6)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75克;

(7)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8)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9)恩格尔系数50%;

(10)成人识字率85%;

(11)人均预期寿命70岁;

(12)婴儿死亡率3.1%;

(13)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14)电视机普及率100%;

(15)森林覆盖率15%;

(16)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事实速览
关闭

根据胡锦涛十七大报告,中国共产党的目标是“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13]习近平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后进一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的具体时程。其中,全面小康社会指标必须达成。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14]

Remove ads

注释/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