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中华民国金门县乌丘乡辖下一村行政单位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小坵村(莆仙语:Siâu-ku-che̤ng)位于台湾海峡西侧,为中华民国福建省辖下乌坵乡的行政区。原属莆田县现由金门县代管。小坵村四面环海,包含主岛小坵屿以及邻近礁石,全境属于中华民国的军事管制区[4]。虽邻近莆田市,但因两岸分治、军事管制,发展受限,土地狭小、贫瘠,岛上缺水、缺电,教育及医疗设施付诸阙如,生活机能严重不足,居民大多离乡远赴台湾谋生,[5]成为人口流失的海中孤村。居民多为湄洲人,通行中华民国国语以及乌坵话(属莆仙语的一种)。
小坵村四面环海,位于台湾海峡,福建莆田市平海湾东南方的海面上。包含主要岛屿小坵屿以及附近的无人岛,该岛面积约0.42平方公里[6],地势平缓,东西长1,250米,南北宽350米,最高点海拔48米,岛上遍布乌黑砾石,不宜农牧。春夏雨量较多,夏季炎热,冬季多强风,西距大坵屿1.2公里、湄洲岛20海里、西北距鹭鸶岛9海里、北距南日岛12海里[7]。
乌坵乡的基础设施多设于大坵村,小坵村的医疗、金融等事务都必须跨海至大坵屿办理,村内没有自来水,无持续充足的供电,生活相当不便,虽然设籍人口较大坵村为多,但除了驻军以外,实际居住人口仅个位数。
小坵村对外交通极度不便,年迈的居民必须自行驾驶舢舨与大坵连络。离开乌坵仅能搭乘10天一航次往返台湾台中港的军舰,且限制外地人前往乌坵,该地与金门无直接的交通往来。
紫菜为小坵村目前唯一的产业,是乌坵居民主要的经济来源,紫菜一年采收一次。每年中秋节之后,渔民会将由贝壳烧成的石灰撒在潮间带的花岗岩石上,紫菜会自然生长。隔年的农历一月开始采收。1970至1980年代,紫菜的年产值曾高达一、两百万元。[10]
曾经有国民小学[19][20],但中学必须远赴金门就读。目前小坵村缺乏教育资源,没有学校,接受国民义务教育的孩童由教育部补助在外地就学[2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