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陆市
中国湖北省孝感市代管的一个县级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陆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一个县级市,由孝感市代管,为武汉城市圈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鄂中腹地,是楚文化发祥地,是历史上郧国,以及安陆郡、安州、德安府治所所在地[2]。土地面积1355平方公里,人口72万,是全国著名的银杏之乡。安陆城内府河流过,每年5月长江两岸大雨倾泄,府河大坝河水奔腾。市人民政府驻府城街道碧涢路210号。
安陆市可追溯至战国时期楚国所置安陆县,后分置出孝昌县(孝感县)、云梦县等县[2]。“安陆”一名多解释为“安全的陆地”,或解释为“安置陆浑遗民的地方”[3]。
历史
春秋时期,楚国灭郧国,置郧邑。一般推测楚国在战国中期已在郧邑设置安陆县[2]。最早纪录安陆县的文献是楚怀王时的楚简。见于1987年荆门市出土的包山楚简《疋狱》,记载:“九月壬戍之日,司德秀阳受期,辛巳之日……安陆之下里人屈犬、少邑阳申以廷,升门又败。”《疋狱》书写的时间推测为前322年前后。后世对“安陆”之名有多种说法,或总结为四种:地理说、楚昭王赐名说、秦灭楚之战说、移民说,前三者解释“安陆”为“安于陆地”或“安全的陆地”,移民说解释为“安置陆浑遗民的地方”[3][4]。
楚国安陆县县域范围广大,此时“其地南达长江,北依鄂北‘三关’(冥厄、直辕、大隧)[5]与桐柏山相连,东望大别山区,西接大洪山区[2]”。前278年,秦将白起攻楚,以郢设置南郡[6]。前223年,秦灭楚。原楚国划分为四郡。隶属南郡的安陆县大致管辖今孝感市市域、武汉市长江以北的汉口、汉阳、黄陂、东西湖等地以及天门市、仙桃市的部分。县治一说在今安陆市[2],一说在今云梦县楚王城遗址[7]。
汉朝时,安陆县县域范围大体与楚、秦安陆县相同[3]。自西汉起,安陆县县域被不断分割。隋代以后,安陆县县域范围沿袭至今[2]。传说唐代诗人李白曾在安陆白兆山桃花洞隐居十年,并娶当地女子许氏为妻,所以安陆被称为李白第二故乡。明代是湖广安陆州,盛行道教。嘉靖帝作为兴国世子出生于此,父母葬于钟祥,为明显陵。
宋元明清,安陆县为德安府府治[2]。中华民国初年,全国废府,安陆县属湖北省鄂东道。1913年,属江汉道。1928年,废道,属第五行政督察区。1936年,属第三行政督察区。1938年,侵华日军攻占安陆县县城。国民政府领导的安陆县政府迁至三里店西北围岭的凌氏祠,后迁至龙窝寺。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在此地展开活动。县域北部为中共安北工作委员会管辖,西部为中共安随县工作委员会管辖。1942年以后,中共政权在县域内设立隶属豫鄂边区第二行政区的两个抗日联合县——安应县、京安应县。1945年冬,安陆县政府迁回县城[4]。
自1949年起,安陆县历属孝感专区、武汉市、孝感专区、孝感地区。1987年9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安陆县撤县设市,自1988年1月起行使市建制职能[4]。
人口
2020年11月1日零时,安陆市常住人口为498356人。 [8]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减少70234人,下降12.4%,10年年平均下将1.3%,比2010年下降0.15个百分点。
交通
- 境内有
316国道,
福银高速公路通过。
汉十城际铁路:安陆西站安陆交通发达,汉丹(渝)铁路、汉十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316国道纵贯南北,安花公路、 安卫铁路横贯东西,并与京广铁路、“107”国道相连接、北往襄樊210公里、南通武汉107公里,东距武汉天河国际机场80公里,位于武汉、 襄樊、十堰汽车走廊的枢纽地段。安陆府河大桥、府河大坝、即将建成的府河二桥连接乡镇东西两大循环。
规划中的汉十城际铁路在这里设有安陆西站。
2018年末,全市公路线路总里程2515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条46公里,国道1条24公里,省道6条221公里,县道13条189公里,乡道27条465公里,村道1600条1570公里(全年新增村道165公里)。全年道路建养总投资6.45亿元。
2018全年新增货车67台474.1吨,更新客车6台141座,更新出租车300台,许可农村线路客运公司4家。年末,全市拥有客运车辆305辆,客位5835个;货物营运车辆845辆,运载吨位3355吨。全年实现客运量175.87万人,客运周转量8793.5万人公里。
行政区划
府城街道、南城街道、赵棚镇、李店镇、巡店镇、棠棣镇、雷公镇、王义贞镇、烟店镇、孛畈镇、洑水镇、陈店乡、辛榨乡、木梓乡、接官乡和安陆经济开发区。
名人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