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印度政治和宗教領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古吉拉特语:મોહનદાસ કરમચંદ ગાંધી;印地语:मोहनदास करमचंद गांधी;英语: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 ,1869年10月2日—1948年1月30日)[a],尊称圣雄甘地(印地语:महात्मा गांधी,罗马化:Mahātmā Gāndhī),是英属印度政治人物、印度国父、印度民族主义运动和国大党领袖,他带领印度独立,脱离英国殖民地统治。他的非暴力(अहिंसा,ahimsā)哲学思想影响了全世界的民族主义者和那些争取和平变革的国际运动。
成功的印度独立运动亦激发起其他殖民地人民为国家独立而奋斗,最终大英帝国分崩离析,取而代之的是英联邦[b]。甘地的主要信念是“真理坚固”,此鼓舞了其他民主运动人士,例如马丁·路德·金、昂山素季和曼德拉等人。他经常说他的价值观很简单,那就是真理(सत्य,satya,演化自传统的印度教信仰)及非暴力。
1869年10月2日,甘地出生在英属印度西部的港口城市博尔本德尔(当时是印度的土邦,今属古吉拉特邦管辖)的一个印度教家庭中。他的父亲卡拉姆昌德·甘地(Karamchand Gandhi,1822年-1885年)是当时的土邦首相。他的母亲普特利巴伊·甘地(Putlibai Gandhi,?-1891年),是他父亲的第四任妻子。他们是商人的后代(“甘地”的意思是食品商人)。在1883年5月,13岁的他与14岁的卡司杜巴·甘地(1869年4月11日-1944年2月22日)成婚。他们有4个孩子,全是男孩。哈里劳·甘地(Harilal Gandhi,1888年8月23日-1948年6月18日);马尼拉勒·甘地(Manilal Gandhi,1892年10月28日-1956年4月5日);拉姆达斯·甘地(Ramdas Gandhi,1897年1月2日-1969年4月14日);最小的德阜达·甘地(Devdas Gandhi,1900年5月22日-1957年8月3日),甘地4个儿子都有生育,他有15名孙辈。
在1888年9月4日,19岁的他留学英国,在伦敦大学学院学习法律。在伦敦期间,他恪守着离开印度时母亲对他的教诲,不吃荤和不酗酒。尽管他试图英国化,例如上舞蹈课程,但他却不吃房东太太给他的羊肉与卷心菜。她给他介绍一家伦敦的素食餐馆,在那里,甘地了解并且成为素食主义者。他参加素食社团,并且当选执行委员会委员,他还成立了一个地方分会。据他说,这给了他组织与运行社团的宝贵经验。他遇到的素食主义者,有些是神智学社团的成员。神智学社团由海伦娜·布拉瓦茨基于1875年成立,作为大学兄弟会的一个延伸,他们致力于研习印度印度教与佛教的经典。他们鼓励甘地阅读《薄伽梵歌》。此时,甘地还没有皈依宗教,但是开始阅读印度教、基督教与其它宗教的著作。
1893年4月,一家印度公司派甘地到南非工作。他看到印度移民在南非的公民自由和政治权利在很大程度上被剥夺的现状,很是灰心。这些移民主要是契约佣工和个体商人。于是他开始抗议和游说,反对针对南非印度人的法律和种族歧视。有人因此批评他没有将抗议的对象扩展到针对全体非洲人的法律。在他在南非的早期,有一件事常被人提起。那就是他买了一张一等车厢的车票,拒绝换到三等车厢,被人从彼得马里茨堡火车中扔了出去。1903年6月,甘地组织一场抗议运动针对“黑法令”(The Black Act),这个法令强制所有在南非的亚洲人接受登记。1913年9月,他参加一场抗议不按照基督教仪式结婚就无效的运动。
1913年11月6日,甘地被捕,当时他正领导一群印度矿工在南非游行。1914年,政府允诺减少在南非对印度人的歧视。
在南非的这些年里,甘地从《薄伽梵歌》和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中汲取灵感。托尔斯泰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转变成一个个人形式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甘地翻译托尔斯泰的《给一个印度人的信》[2]。这封信是托尔斯泰在1908年写给一个激进的印度民族主义者的。他们一直通信到1910年托尔斯泰去世为止。托尔斯泰的信引用《吠陀经》的印度哲学和印度教大神毗湿奴[3]的名言来表达他对逐渐高涨的印度民族主义的看法。除此之外,甘地还受到美国作家亨利·戴维·梭罗作品《论公民的不服从》的启发。总之,在南非的岁月是甘地作为一个社会政治活动家的形成时期。此时公民不服从以及非暴力的抵抗的概念和技术开始形成。
他1915年回印度,并很快地成为正在从事独立运动的国民大会(国大党)的领袖。通过联合抵制英货,甘地促进印度农村工业的发展,同时,通过宣传非暴力抵抗,来抑制恐怖活动的暴虐,虽然他不能阻止这些恐怖活动。
虽然他经常攻击英国政府,但是他一直声明他尊重英国人。因此大多英国人也佩服他,虽然他们并不明白甘地行为的内部因素。
甘地开始穿一道缠腰布在印度乡下四处演讲,鼓励使用手纺车来解除印度对兰开夏纺织厂的依赖。他发动运动,号召印度人参加英印陆军积极投身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认为这样表现对英国的忠诚就会使英国同意印度作为大英帝国的一个自治政体而达到印度自治。但是,战后英国拒绝放弃对印度的殖民统治,甘地号召的印度人参加一战做出重大人员牺牲的政策没成功。
一战后,他参与国大党的独立运动。他以他的公民不服从、不合作,和绝食抗议等的政治主张,获得世界范围的关注。他被英国当局多次逮捕。
甘地别的成功的独立运动的战略还有“排斥英国货政策”,即抵制外国产的商品,特别是英国产品。与此相关的还有他的关于所有印度人应该穿土布的宣传。反对用英国的织布。甘地宣传说印度妇女,不论贫富,应该每天花一定的时间织布,来支持独立运动。那时很多人认为独立运动这些事,不适合妇女参加。甘地的这个策略把妇女加入到独立运动中来。
1919年的阿姆利则惨案后,他支持独立的立场更加坚决。当时英国政府和廓尔喀雇佣兵向和平政治集会的人群开枪,数以百计的锡克教徒,印度教徒,还有穆斯林被杀。除了抵制英国产品外,甘地还极力鼓励人们抵制英国学校,法律机构,辞退政府工作,拒绝缴税,抛弃英国给的称号和荣誉。
1920年4月,他当选印度自治同盟的主席。1921年12月,他又被授予国大党在同盟内的执行代表。在他的领导下,国大党重组,制定新的章程。新党章规定他的目标是争取独立。任何人只要交纳一定的象征性费用就可以入党。用来规矩和管理混乱无序的运动的委员会的层次结构也被建立。国大党由一个精英组织转变成一个大众化政党。
1922年,在北方邦的Chauri Chaura爆发暴力事件后,甘地第一次宣布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他转向社会活动。在艾哈迈达巴德建立Sabarmati Ashram(高僧修行所),还有报纸“年轻的印度”(Young India)。他为历史上被践踏的种姓争取平等的权利,尤其是为被冠“贱民”者(他称之为“神的孩子”)争取权利。
1922年3月18日,他被英印当局判刑6年,但是只服了2年刑。
1929年,甘地复出,再次开始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再次参加独立运动是在1931年。国大党当时拜访他,希望他领导另一场大规模的公民不服从运动。他于是在1930年3月21日到4月6日领导他一生中最著名的一次运动─为抗议殖民政府的食盐公卖制,甘地从德里到艾哈迈达巴德游行达400公里,被称之为德里游行(或称“盐队”)。数以千计的人们徒步到海边自己取盐而不是给政府交税。在全国性的抗议进行时,甘地与英国驻印总督举行圆桌会议谈判,英印当局同时重手出击把抗议运动镇压下去,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告终。甘地也于1930年第二次被逮捕入狱。
1933年甘地发起第三次“个人文明不服从运动”,在杂志上宣传反暴力、反法西斯、要求独立的愿景,结果该周刊被英印当局查封,30000人被逮捕。1933年5月8日,甘地开始为期21天的绝食抗议英国政府对印度的压迫。1933年甘地第三次被逮捕入狱。1934年夏天,他又进行他一生中三次不成功的绝食。
甘地选择在国大党内的继任者是尼赫鲁,就是后来的总理。尼赫鲁和他的政治对手Sardar Patel对于独立的印度该走哪条路公开承认有不同意见。但是甘地更相信尼赫鲁能建立保障印度人民自由的政府。1934年10月,尼赫鲁主张该猛击敌人时,不可拘泥于道德,违反甘地的纯消极抵抗,甘地退出国大党。[4]
1939年3月3日他又在孟买绝食抗议印度的独裁统治。
他曾先后在1922年,1930年,1933年和1942年四次入狱,在狱中通过绝食展开他的文明不服从运动。1931年赴伦敦参加有关印度将来的一次圆桌会议,但并没有结果。
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二战爆发。虽然甘地对法西斯侵略的受害者深表同情,但是他经与国大党的同志们深思熟虑后,宣布印度不会支持表面上为自由而战的战争,尽管印度当时也还没有自由。他声称,如果战后印度可以独立的话,他会与英国并肩战斗。
英国政府的反应是完全负面的,他们还试图在印度的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穆斯林之间制造分裂。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发动南方作战入侵东南亚。1942年2月,日军全面侵占了英属马来亚和英属缅甸,重挫南亚的英军,日本在缅甸仰光成立傀儡政权印度独立临时政府,即自由印度临时政府。甘地相信这时独立是印度唯一可能的出路,他起草了一个让英国从印度退出的草案。即第四次的(英国殖民者)“退出印度”运动,1942年8月8日草案刚刚宣布开始,8月9日国大党领导层和甘地在孟买就全部被英印当局逮捕入狱,一直持续到1944年。这个草案立刻引发印度有史以来的最大的一次独立运动。这个运动导致很多人的被捕和史无前例的暴力。这一时期印度各地展开大量暴力反英争取独立的罢工和暴动,仅1942年就有250个火车站被破坏,500个邮局受到袭击,150个警察局被攻击。甘地和他的支持者们清楚地说,如果印度不能独立,就不支持战争。这时他甚至暗示他曾经想结束他对非暴力的支持。他说,他身边的这个“有序的混乱状态比真正的混乱状态还坏”。
1944年3月,日军入侵英属印度,英帕尔战役开始,为了应付日本,英国殖民当局认识到国大党对稳定印度局势的正面作用。以生病名义释放甘地。甘地出狱后宣布(英国殖民者)“退出印度”的决议作废。
甘地对印度的印度教信徒和伊斯兰教的穆斯林都有重要的影响。据说一次他一出现就使得双方的冲突平息。他强烈反对任何把印度分成两个国家的提议。他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合作,提倡社会改良、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感化。
1946年印度皇家海军和英属印度陆军发生全面兵变。1947年到任的印度总督蒙巴顿勋爵说:“犹如坐在一艘着了大火,并且装满火药的大船中,一旦火药爆炸,就有船毁人亡的危险。”
二战之后,甘地希望印度能够独立并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但为了印度独立,甘地还是与英国驻印度最后两任总督(阿奇博尔德·珀西瓦尔·韦维尔和路易斯·蒙巴顿)合作制定印度独立和分治方案。
1947年8月15日公布,印度正式独立。此时,甘地的许多追随者开始尊称他为“圣雄”。在政权交接的那天,甘地没有庆祝印度的独立,而是独自在加尔各答为分治而忧伤。甘地的接班人——尼赫鲁成为独立后的首位印度总理。
一些人不满他接受印巴分治法案,也拒绝他的非暴力哲学。当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又开始暴乱冲突,甘地开始他的第15次绝食,告示大家直到停战之后他才会进食。他成功使局势一度稳定。但是在1948年1月30日,刚结束绝食的甘地在新德里前往一个祈祷会途中,遭到一名印度教狂热分子南度蓝姆·高德西枪击死亡。中弹的瞬间,甘地还以手势表示宽容凶手并说着:“啊…神啊…为他祝福。”在后来的审判中,高德西自称:“在我开枪前,我真心祝福他(甘地)并当面恭敬地向他鞠躬。”随后印度总理尼赫鲁透过电台广播向全国发表谈话时说道:“光芒已经走出我们的生命,现在遍地一片漆黑。”[5]
甘地奉行的个人克己生活制度包括素食、独身、默想、禁欲,一周有一天不说话,放弃西方式衣服而穿印度土布做的印度传统服装,用纺车纺纱,参与劳动(这些信条后来被称为甘地主义)。
甘地的哲学和非暴力不合作的思想深受《薄伽梵歌》为主的印度教信仰以及耆那教的影响。非暴力的概念在印度的宗教中长久以来就有,像印度教、佛教、耆那教对此都有所着墨。甘地在他的自传“我的对于真理的实践经历”揭示他的哲学和生活方式。
尽管他去伦敦时曾尝试吃肉,但后来他变成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他在伦敦求学时对此写过几本书。在印度教和耆那教中素食主义是根深蒂固的,在他的家乡就有很多印度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他尝试不同的饮食,最终相信素食足以满足人体的最小要求。他也曾很长时间禁食,并以此作为政治武器。
36岁时,他决定禁欲,变成一个彻底的禁欲主义者,禁欲是受到印度教的影响。但是他没有离婚,据说他的这个决定没有同他的妻子讨论,而是直接向她宣布的。
甘地每周守默一天,他相信沉默带给他内心的平静,这来自于印度教中的力量“沉默”和“平静”。他在沉默时靠在纸上写字来交流。从他37岁开始的3年半里,甘地拒绝读报纸,他认为尘世的喧嚣比他内心的不安更加不堪。
在从南非成功的法律工作回到印度后,他放弃代表富有和成功的西方式衣服。他的意思是要穿的能够被印度最贫穷的人接受,他宣扬使用家庭纺织的土布,甘地和他的跟从者使用纺车自己纺的布做衣服。这对英国的权力集团是一个威胁,因为印度人在没有工作而空闲时,他们会从英国那里买衣服;如果印度人自己做衣服,英国的工业就空闲了。因此国大党早年的党旗中就有纺车的图案。
甘地崇尚各个宗教彼此尊重,因而没有宣称自己有特定的信仰,这种超越宗教的情操,源于他所着眼的并非个别宗教的名声,而是重新著重以人为中心的向度,而非以宗教为中心的工具化思维;他不歧视、不排斥任何与自己民族不同的信仰。因此,甘地曾宣称:“我是伊斯兰,是印度教徒,是基督徒,也是犹太人。”[6]这表明他的个人信念实在超越世俗的文化框架,并能实践此精神于行动之中。然而在甘地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里,他反对不同种姓之间通婚,亦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维持印度教中贱民阶层的传统,被后世认为是在其思想中较为争议的部分。
此外,甘地在19世纪后期对于南非方面的政治生涯中,曾多次用极具种族主义色彩蔑称非洲的黑人。甘地也曾在代表雅利安人的行动主义试图证明雅利安人作为一个种族应该得到更好的待遇,而不是代表印度的所有黑人,使他在后世被部分人士批评他是种族主义者[7]。
他的头衔圣雄(Mahatma)来源于梵语的敬语mahātman,原意“伟大的灵魂”,却常被误以为是他的名字。这在他授予泰戈尔“Gurudeva”的称号,意即“伟大的导师”后,1915年印度诗人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赠予他的尊称,意为合圣人与英雄集于一身。
这个头衔的使用在印度以外也被广泛地接受,可能部分的反映出在他的时代印度和英国的复杂关系。无论如何,这个头衔的广泛使用是同世界上对甘地这样一个对于非暴力和自己的信念的极其执著的人的广泛接受相一致的。
甘地以实践非暴力的和平方式,使印度获得独立,同时鼓舞世界许多国家人民勇于挺身争取自身的公民权利,这股自由运动浪潮影响深远。世界和平奖评审委员会于2003年,追授甘地“人类文化资产国际奖”[8]。
关于甘地最出名的艺术作品应该是电影《甘地》。该片的导演是理查德·阿滕伯勒。主演是本·金斯利,他的一半血统也是来自古吉拉特邦。电影“The Making of the Mahatma”展示的是他在南非的21年。主演是Rajat Kapur。
在英国,有数座甘地的塑像,最著名的是在他学习法律的伦敦大学学院的附近的Tavistock Gardens。
在美国,旧金山的轮渡大楼停车场旁、休斯敦的赫尔曼公园、纽约的联合广场、亚特兰大的马丁·路德·金纪念处、华盛顿杜邦圆环的印度使馆附近等多个地方,都可以看到甘地的塑像。
在巴黎、阿姆斯特丹、巴塞隆那和里斯本,也有甘地的雕塑。印度政府赠予加拿大的温尼伯市一座雕塑,表达他们对将来安家于此的加拿大人权博物馆的支持。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也有甘地的雕像。
尽管甘地在1937年到1948年之间获得过五次提名,但他始终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多年以后,诺贝尔委员会对此公开表达过他们的遗憾。1948年甘地去世那年,诺贝尔和平奖并未颁发,原因是没有适合的、活着的候选人;在1989年当达赖喇嘛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时,委员会主席说“这个奖的一部分是纪念圣雄甘地”(in part a tribute to the memory of Mahatma Gandhi)。
甘地死后,他的事迹一直受到广泛的评论。例如以大英帝国为例,丘吉尔首相曾对甘地有下述评价:“瞧那伦敦大学法学院出身的,长于煽动的甘地律师,现在装成东方人所习见的苦行僧模样,半裸著身子,居然大步走进总督府,在那儿和我们的皇帝代表进行杯葛,而他还是继续在煽动着所谓民事的反抗。[9]”与此相反,爱因斯坦这样评论甘地:“后世的子孙也许很难相信,历史上竟走过这样一副血肉之躯。”(Generations to come will scarcely believe that such a one as this walked the earth in flesh and blood.)他又说:“我认为甘地的观点是我们这个时期所有政治家中最高明的。我们应该朝着他的精神方向努力:不是通过暴力达到我们的目的,而是不同你认为邪恶的势力结盟。”1999年《时代》杂志将其评选为20世纪风云人物第一名是爱因斯坦,第二位世纪风云人物是罗斯福总统,印度的甘地列第三位,他是以个人之力抗拒专制、拯救民权和个人自由的象征。
甘地的贡献不会被人们遗忘。他的孙子Arun Gandhi和Rajmohan Gandhi,甚至他的重孙Tushar Gandhi也是社会政治活动家,为世界上的非暴力而努力。
甘地与印度的政治家族尼赫鲁-甘地家族无关,该家族是在尼赫鲁女儿英迪拉和费罗兹·甘地结婚后,这个政治家族才采用甘地这个姓氏,而且费罗兹·甘地和圣雄甘地并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在参与印度独立运动后将自己原先的姓氏拼写“Ghandy”改为与圣雄甘地相同的“Gandhi”。
台湾日治时代诗人王白渊留学日本期间,他不仅对印度诗人泰戈尔的文学及哲学思想产生兴趣,对于甘地的印度独立运动、孙中山领导的中国革命运动、社会主义运动也兴致盎然,并且寄予高度的期望。他分别在1927年撰写《诗圣泰戈尔》[10],1930年撰写〈甘地与印度的独立运动〉,两篇文章都把印度的文艺复兴与独立运动,视为亚洲从帝国主义解放的先声。[11]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