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组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啦啦队(Game Day Cheerleading)是在竞赛活动中,在场边为参赛者加油、喝彩和打气的活动队伍,通常见于大学、高中和专业的运动队伍[1][2],甚至部分的中小学也设有啦啦队组织。他们打气的方式,是利用各种道具、口号、加油歌、海报和舞蹈动作,来达到鼓舞士气的效果[3][4][5]。
啦啦队发展的独立竞赛项目称为“竞技啦啦队”,两者都有结合体操、跳跃、特技和舞蹈的肢体动作,但在美国的学校中是属于分别独立的组织,竞技啦啦队是参加竞赛的运动队,啦啦队则是体育场外的舞队。
运动场上的应援组织称为“助威团”或“加油团”,台湾职棒文化包括引导观众呐喊的志愿人员、场边演奏的乐队和带动气氛的啦啦队员。日本和韩国称为“应援团”,其中日本的应援团员以男性为主,华人地区也有以锣鼓、舞狮、艺阵助威的加油方式[6]。有些时候,行进乐队、仪队、旗队等团体也可以成为应援队伍。
现代意义上最早的啦啦队出现于1880年代的普林斯顿大学,在美式橄榄球赛中,加油的人齐声大喊“啦—啦—啦,tiger tiger tiger,希—希—希,蹦—蹦—蹦,啊~~~,普林斯顿、普林斯顿、普林斯顿!!”以鼓舞士气。几年后,普林斯顿大学的校友汤玛士‧培伯斯(Thomas Peebles)于1884年将这种齐呼加油口号的方式带到了明尼苏达大学。但直到1898年,明尼苏达大学的学生强尼‧坎伯(Johnny Campbell)开始站到最前面,指挥大家一起喊口号,才使他成为第一位正式的啦啦队长。不久之后,明尼苏达大学由四位男生组成了 "队呼小组"。
虽然现代的啦啦队有九成以上是女生,早期的啦啦队却清一色都是男生。1920年代由于女大学生能参与的体育活动不多,开始有女生加入啦啦队,到了1940年代这种活动反而变成以女生为主了。啦啦队和比赛种类有关,最常有啦啦队的运动是美式橄榄球,篮球、棒球等次之。足球和摔跤的场合很少有啦啦队。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