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百货

台灣的百貨公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百貨map

林百货(日语:ハヤシ百貨店林百貨店林デパート),俗称五层楼仔台湾话Gō͘-chàn-lâu-á),是位于台湾台南市中西区百货公司,于1932年12月5日开幕,坐落于日治时期台南市末广町2丁目,为台湾第二间、以及南台湾第一间百货公司,也是台湾唯一设有神社的百货公司。开幕日仅比当时台北市荣町菊元百货晚两天,两者亦并列为台湾日治时期南北两大百货[1]

事实速览 原林百货店, 位置 ...
原林百货店
林百货店、林百货
Thumb
修复后的林百货 Thumb
位置台南市中西区忠义路二段63号
坐标22.9918154°N 120.2025435°E / 22.9918154; 120.2025435
材料1-4楼:钢骨钢筋混凝土日语鉄骨鉄筋コンクリート构造
5-6楼:钢筋混凝土构造
建成时间大日本帝国 昭和7年(1932年)
公众参观开放时间:每日10:00-22:00
使用者高青时尚股份有限公司(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委外经营
所有者国有
网站www.hayashi.com.tw
官方名称原林百货店
类型登录等级:公共建筑
登录种类:直辖市定古迹
评定时间民国87年(1998年)6月26日
详细登录资料
关闭
事实速览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 ...
日语写法
日语原文ハヤシ百貨店/林百貨店
林デパート
假名はやしひゃっかてん
はやしデパート
平文式罗马字Hayashi Hyakkaten
Hayashi Depāto
关闭
事实速览 高青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 ...
高青时尚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类型股份有限公司
统一编号54082464
成立2013年8月16日
代表人物董事长:何方治
总部 台湾 70043
台南市中西区忠义路二段63号
标语口号让世界看见台南
营业据点数1
业务范围 台湾
产业贸易百货
产品百货买卖
实收资本额新台币3000亿元(2009年12月)
母公司高青开发股份有限公司
网站www.hayashi.com.tw
关闭
Thumb
日治时代旧貌
Thumb
整修前的林百货(2006年7月)
Thumb
林百货1楼
Thumb
林百货内的升降机
Thumb
林百货5楼平台及商店

林百货在落成当时是台南第一高楼,且配有电梯铁卷门英语Roller shutter等当时少见的现代化设备,是日治时期台南末广町繁荣的象征[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结业,曾改为其它用途、亦曾长期闲置,后来公告为台南市定古迹。经过建物整体修复后,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委外高青时尚以“文创百货”形式经营,2014年6月14日重新开幕。

沿革

日治时期

台南市随着市区改正台南运河的开圳,台南驿经明治公园到台南运河之间的“大正町通”(今中山路)、“末广町通”(今中正路)等地日益重要[2]。而1927年时末广町一带成立了一个“店铺住宅速成会”,由有志于此经营店家者所组成,该会并决定要在末广町兴建连续的商店住宅[2]。该工程于1931年开始,设计者为梅泽舍次郎,于隔年完工并成为台南市第一条经过整体规划设计的市街[2]。该区为当时台南市最繁荣的商业区,因此有“银座”之名。[2]

Thumb
刊登在1942年版《台湾铁道旅行案内》的林百货店与其他商店广告[3]

林百货店是此批建筑最大的建筑,由日本山口县林方一于1932年12月5日于台南市末广町二丁目(今忠义、中正路口)开幕;但五天后林方一因胆囊炎病逝,得年49岁[注 1][5][4]。而在老板去世之后,该店便由其当时38岁的妻子林年子继续经营[5][4]

民国时期

二次大战结束后,属于日产的林百货由国民政府接收,并随后陆续作为台湾制盐总厂中华民国空军单位及警察派出所等用途。在民国四十年代(1950年代),一到三楼是台湾制盐总厂使用,四楼是台湾省粮食局,五、六楼则是空军广播电台;之后又屡有变动,先后成为台湾省盐务税警总队队部、保安警察第三总队队部、台湾省粮食局档案仓库、军眷宿舍等等[6]。在保三总队队部迁往台北之后,林百货便陷入了长期闲置[2]

1998年6月26日,林百货被列为市定古迹[7]。原本产权复杂、有部分属于台盐,1998年财政部国有财产局将土地与建物所有权拨给台南市政府,到了2010年1月8日台南市政府文化观光处才开始进行整修,一度拟作为“府城工艺博物馆”[8],最后决定回归最初商业用途。

2013年1月,林百货修复完成[9][10]。修复完成后于6月30日到8月31日举办林百货回顾展,开放民众参观(仅周三到周日10:00-17:00,场内人数控制在600人以下)。随后由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委外经营,经评选后由高青开发(台南企业关系企业,Focus时尚流行馆之业主)得标,并开始装修[11][12]。而后在2013年12月5日,高青开发挑选当初林百货开幕的日子重新在顶楼旗杆升上店旗,象征林百货的重生[13]。最后在2014年6月14日,林百货沿用原名再度开幕,由高青开发成立子公司“高青时尚”负责经营,并重新定位为台南在地文创百货,各个楼层有不同的规划主题,分别是“台南好客厅”、“台南好设计”、“台南好时尚”、“台南好文化”、“台南好美味”、“台南好风景”[1][14]

建筑特色

林百货店俗称“五层楼仔”,但事实上百货内有面积较小的6楼[5],为“折衷样式”钢筋混凝土建筑[2],在当时是相当现代化且受注目的。建筑立面贴沟面砖,最上层女儿墙以位于转角的中央处最高,墙线以阶梯状顺序滑落连接两翼。而在中央部分与两翼相接处,于二到五楼开了圆孔窗,六楼则开了方孔窗[2],两翼则设大面窗及雨庇、阳台。位于骑楼的柱子带有纹样装饰,而室内柱子则有装饰艺术风格[2]。内部空间及设备亦十分现代化,楼梯、厕所配置于角落,并配有当时南台湾首部电梯(底下条目有提及可乘载12人;但在整修时为保留原电梯井而改为5人电梯),以及手摇式铁卷门、灯具、避雷针、抽水马桶等先进设备。

经营情形

此处所叙述为日治时期的林百货在1932年至1945年间的经营情况。

其鼎盛期是在1940年,每月营业额以今天的新台币来算约有千万元以上[5]。营业时间是9:00-21:00[注 2],但战争期间因灯火管制,便改为只营业到18:00[5]

楼层

Thumb
林百货顶楼神社鸟居遗迹

林百货一共有六层楼,里头设有电梯,一次可容纳12人[5],至今电梯仍存。

  • 6F:机械室与瞭望台,此外于屋顶设有花园与“末广社”神社(1933年设置)。
  • 5F:餐厅与吃茶馆:寿司一份2角,西餐一份5角(当时一斗米为1元6角)[5]
  • 4F:贩售碗盘、玩具、文具与钟表等商品[5]
  • 3F:贩售纺织品与服饰[5]
  • 2F:贩售洋品百货、雨伞、寝具、皮箱与旅行袋等商品[5]
  • 1F:贩售化妆品糖果饼干牙膏等日用品,另有台湾旅行社在此租一摊位推广业务[5]

[16]

员工

  • 人数:全盛时期150人,战争时因员工部分被征召入伍而只剩120人左右[5]
  • 薪水:无经验者日薪3角5分,有经验者4角,而女性另加5分以贴补化妆费用[5]
  • 福利:
    • 公司内搭伙用餐:一天三餐共1角4分(早餐3分、午餐5分、晚餐6分)[5]
    • 员工宿舍:在台南第二高等女学校(今台南中山国中)附近为男女员工各设有十间宿舍[5]
    • 每年一度员工旅游:旅游时百货会全面休息,员工则分乘车辆前往像关子岭等景点旅游,而旅行的经费则来自于转卖盛装货物的木箱[5]
    • 可以用记账的方式买店内的商品[5]

外卖

林百货店一年会有两次“外卖”,即是到身为百货重要客源的台湾制糖会社之岸内糖厂新营糖厂麻豆糖厂办贩售会[5]。且允许顾客记账,等糖厂发奖金后再收款[5]

全面修复

林百货由徐裕健建筑师事务所施作修复工程。展开修复之后,文化界曾希望邀请在日本的林方一后人前来见证林百货的重新开幕[4];而在修复工程接近完工阶段时,林方一的二媳妇林千惠子与家人曾于2013年1月专程来台参访,并确认林百货顶楼神社鸟居最上面的横梁是平直无弧度,使鸟居的修复有所依据[10]

此外,2013年1月28日,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拜访当年承作林百货电梯的包商王凤宝[注 3],并希望能邀请他见证林百货的重新开幕[19]

图片

Thumb Thumb Thumb Thumb
二次大战中受创的痕迹 林百货内仿旧重制的灯具 林百货室内空间 顶楼一隅,屋突内为电梯井
Thumb Thumb Thumb
林百货2楼往3楼的楼梯 林百货4楼的餐厅 林百货与末广町今貌


相关

Thumb
菊元百货、林百货与吉井百货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