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旺枢纽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南旺樞紐[3]:33是位於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南旺鎮,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合併入大運河)的子項,是南旺水利樞紐的組成部分。
大運河·南旺樞紐 | |
---|---|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 | |
地址 | 濟寧市汶上縣 |
分類 | 古建築 |
時代 | 明清[1][2] |
編號 | 6-0810-3-513 |
認定時間 | 2006年(2013年3月合併) |
明朝永樂年間,為恢復京杭大運河——會通河的通航,在汶上縣、東平縣境內修建南旺水利樞紐。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為南旺鎮的南旺分水口。
文物保護
2006年[4][5],南旺樞紐列入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在濟寧市的子項,共有十一個細項[3]:33。2008年,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濟寧市運河文化研究會實施「汶上南旺分水樞紐和龍王廟古建築遺址」發掘項目[4]。
2010年7月,在濟寧召開「大運河南旺分水樞紐工程大遺址保護研討會」[4]。2010年10月,南旺樞紐考古遺址公園列入第一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而汶上縣為推進遺址公園建設,則在先期規劃建設大運河科技館[6]。
2012年4月,公布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其中一項為「山東京杭大運河七級碼頭、土橋閘與南旺分水樞紐遺址」。2013年12月,大運河南旺樞紐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列入第二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中央和山東省文物部門撥款近2億元用於遺址公園建設[4]。2014年6月,南旺水利樞紐成為世界遺產——大運河的三十一個組成部分之一。其中,全國文物保護單位——南旺樞紐細項中的十里閘、徐建口斗門遺址等成為遺產點。
一般說法中,位於南旺鎮的南旺樞紐是2006年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的子項之一[4][5]。而京杭大運河(大運河)在濟寧市及汶上縣的子項,確有不同說法。2006年5月,濟寧市的十處文保單位入選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一即是京杭大運河[7],但未提及其在濟寧市的具體子項。2021年,濟寧市政府部門發布的《全市文保單位分布表》中,大運河子項分布於濟寧市的汶上縣、任城區、微山縣[8],但具體不詳。
濟寧市政府部門在2022年12月編撰的相關公示稿中提及,大運河在任城區有五個小項,在微山縣有四個小項,而在汶上縣有一個小項,即南旺樞紐,包含會通河南旺樞紐段、小汶河等十一個細項[3]:33。
汶上縣政府部門2021年12月相關公告[1],以及2022年11月發布的《汶上縣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名錄》中[2],大運河項目下共有十二個小項,時代均標註為明清。其中,前兩小項是南旺樞紐(位於南旺鎮南旺二村)、會通河南旺段(位於南旺鎮的25個行政村),第三項小汶河次丘段開始的小項,均與小汶河相關。
此外,有稱同在汶上縣南旺鎮的南旺分水龍王廟為2006年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大運河)的子項,但不在上述名單。任城區政府機構相關名錄中,有一個2006年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的子項,即會通河南旺樞紐任城段[9]。
細項
濟寧市政府部門在2022年12月編撰的相關公示稿中,南旺樞紐下共有十一個細項[3]:33:
注釋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