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Савез комуниста Југославије罗马化:Savez komunista Jugoslavije斯洛文尼亚语Zveza komunistov Jugoslavije马其顿语Сојуз на комунистите н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简称南共盟(SKJ)。该党成立于1919年4月20日,当时取名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工人党(共产党人)。1920年6月,改名为南斯拉夫共产党,简称南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导了反对轴心国侵略军的抵抗战争,并于战后取得政权。1952年11月,南共“六大”决定将党的名称更改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1990年1月22日南共盟“十四大”休会后,该党事实上解体。1990年5月26日,南共盟中央领导机构解散。1991年1月22日,南共盟正式解体[1]

Quick Facts 领袖, 创始人 ...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
Савез комуниста Југославије / Savez Komunista Jugoslavije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
Zveza komunistov Jugoslavije斯洛文尼亚语
Сојуз на комунистите на Југославија马其顿语
领袖菲利普·菲利波维奇(首任)
日夫科·托帕洛维奇(首任)
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最知名)
米兰·潘切夫斯基(末任)
创始人菲利普·菲利波维奇
成立1919年4月20日
解散1991年1月22日[1]
合并自塞尔维亚社会民主党塞尔维亚
克罗地亚和斯拉沃尼亚社会民主党克罗地亚-斯拉沃尼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民主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南斯拉夫社会民主党少数派卡尼奥拉伊斯特里亚
继承者塞尔维亚社会党塞尔维亚
民主改革党克罗地亚
民主复兴党斯洛文尼亚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民主党波黑
马其顿社会民主联盟北马其顿
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黑山
共产主义者联盟—维护南斯拉夫运动(源自南共盟军队分支
南斯拉夫改革力量联盟(源自南共盟中左派)
总部贝尔格莱德乌希切塔
党报战斗报》(1922年—1954年)
青年组织南斯拉夫共产主义青年联盟(1919年—1948年)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青年联盟(1948年—1990年)
妇女组织南斯拉夫妇女社会地位问题代表会议(1942年—1990年)
先锋组织南斯拉夫先锋队联盟(1942年—1991年)
军事组织南斯拉夫人民军(1945年—1990年)
准军事组织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1941年—1945年)
党员
(1981年)
2117083
意识形态共产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
铁托主义
南斯拉夫主义
政治立场左翼
国内组织统一人民解放阵线(1941年—1945年)
南斯拉夫劳动人民社会主义联盟(1945年—1990年)
欧洲组织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年—1948年)
国际组织共产国际(1919年—1943年)
官方色彩红色
口号兄弟情与统一
党歌国际歌
党旗
南斯拉夫政治
政党 · 选举
Close

历史

早期

1919年4月20日—23日,南斯拉夫地区的几个社会民主党(包括塞尔维亚社会民主党克罗地亚和斯拉沃尼亚社会民主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民主党南斯拉夫社会民主党)在贝尔格莱德召开统一代表大会,成立南斯拉夫社会主义工人党(共产党人)。新党决定加入共产国际。1920年6月,在武科瓦尔召开党的第二次代表大会,更名为南斯拉夫共产党[2]。同年11月28日,该党在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制宪会议选举英语1920 Kingdom of Serbs, Croats and Slovenes Constitutional Assembly election中赢得419个席位中的58个,排名第三,引起右翼势力恐慌;12月30日,该党被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王国(1929年改名为南斯拉夫王国)政府宣布为非法,被迫转入地下活动。1937年,铁托共产国际任命为南共临时总书记。二战爆发后,一开始南斯拉夫共产党由于受到苏德协定的影响,并没有实际参与对德作战,1940年以前,甚至还一度加入反战活动[3]

1940年10月,南共“五大”召开,铁托当选为南共总书记,同时也决议进行参战准备。

1941年7月4日,德国进攻苏联后不久,南共中央决定发动全面性的武装战斗。同年12月21日,建立第一支正规军“第一无产阶级旅”。后来,扩大为“南斯拉夫人民解放军和游击队”。

1942年11月,创建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1943年11月29日,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举行,决定战后的南斯拉夫将由五个民族组成“民主联邦南斯拉夫”,还成立执行机构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铁托任主席。[4] 1945年在苏联红军的帮助下解放南斯拉夫,战争结束后,于11月召开的制宪会议宣布废除君主制,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

执政

Thumb
南共盟的第一代中央委员会大楼,现作为塞尔维亚历史博物馆
Thumb
南共盟的第二代中央委员会大楼“乌希切塔”,于1965年落成后启用

1948年,由于铁托与斯大林的路线分歧,南斯拉夫与苏联决裂。走上了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道路。

1952年11月,南斯拉夫共产党第六次代表大会举行,大会决定更改党名为“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并设立共和国及自治省的共产主义者联盟组织,转型为联邦制机构。

1948年—1953年苏南冲突期间,肃清大批亲苏的“情报局分子”。

1954年,把主张实行多党制的四号人物米洛万·吉拉斯开除出党。

1966年,把主张建立类似苏联的中央集权体制的三号人物亚历山大·兰科维奇开除出党。

1969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更进一步将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带往真正的联盟方向。从九大之后,往后的代表大会,各共和国及自治省在全国代表大会之前先召开党代表会议,然后再将决议带至全国代表大会进行协调及确认。并且党的主要机构成员也不再由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改由党代表会议选举,全国代表大会加以确认。[5]

1964年—1971年,各共和国共产主义者联盟的独立性及权力皆有所增加,导致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在实质上变成一个联邦制机构。 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由八个联盟组成:

另外,南共盟在南斯拉夫人民军还设有南斯拉夫人民军共产主义者联盟组织

解体

1980年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去世后,关于南斯拉夫国家政治体系变革的讨论,使得共和国及自治省的共产主义者联盟领袖开始区分他们的政治立场,以民族认同做为社会及政治权力的基础,并且以民族差异来划清界线。最终,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先是转变为一个松散的联合,之后分裂为六块几乎一样强调民族主义的碎片。[6]

1990年1月20日-22日,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会英语14th Congress of the League of Communists of Yugoslavia召开,会上各共和国和自治省共产主义者联盟的代表之间,在重大原则问题上意见分歧严重,以斯洛文尼亚共产主义者联盟代表团退出会场、会议宣布休会为结果收场。1990年5月17日,米兰·潘切夫斯基的南共盟中央主席团主席一年任期届满,因无法选出新主席而推举一名干部临时协调主席团的工作。1990年5月26日,在斯洛文尼亚共产主义者联盟、克罗地亚共产主义者联盟马其顿共产主义者联盟领导机构缺席的情况下,召开了南共盟“十四大”续会。续会通过4项决议:1、解除南共盟中央委员会及其主席团的职务;2、成立15人组成的南共盟民主纲领复兴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各共和国2人、各自治省和人民军1人);3、定于9月29日召开新的党代会(后改计划召开南共盟民主纲领复兴代表大会的成立大会);4、将把南共盟改造成为争取民主社会主义联邦制南斯拉夫的现代化政党。南共盟民主纲领复兴代表大会因各共和国共盟之间意见严重分歧,达不成协议而未能如期举行,筹备工作陷于瘫痪状态。1991年1月22日,南共盟民主纲领复兴代表大会筹备委员会宣布,由于实现“十四大”提出的任务的条件已不存在,筹委会决定停止工作。至此,南共盟正式解体[1]

南共盟“十四大”闭会后,南共盟事实上陷入分裂和瓦解,自治省的共产主义者联盟停止运作,各共和国的共产主义者联盟则相继更名。1990年,塞尔维亚共产主义者联盟更名为塞尔维亚社会党克罗地亚共产主义者联盟在1990年更名为民主改革党,1993年又更名为社会民主党,1994年与克罗地亚社会民主党 (1989年)克罗地亚语Socijaldemokratska stranka Hrvatske合并为新的克罗地亚社会民主党马其顿共产主义者联盟在1990年更名为马其顿社会民主联盟斯洛文尼亚共产主义者联盟在1990年更名为民主复兴党,1993年与社会民主联盟和斯洛文尼亚工人党合并为社会民主人士联合名单,2005年更名为社会民主党。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共产主义者联盟在1991年更名为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民主党黑山共产主义者联盟则在1991年更名为黑山社会主义者民主党。此外,1990年11月19日,在米兰·潘切夫斯基的支持下,南斯拉夫人民军的一批将领和一些前党政领导人(主要来自黑山共盟和波黑共盟)在南斯拉夫人民军共产主义者联盟组织的基础上组建共产主义者联盟-维护南斯拉夫运动

领袖

中央政治局

一大(1919年)

  • 委员
  • 候补委员

二大(1920年)

  • 委员
  • 候补委员

三大(1926年)

  • 委员
  • 候补委员

四大(1932年)

  • 委员
  • 候补委员

五大(1948年)

  • 委员:约瑟普·布罗兹·铁托、斯维托扎尔·伏克曼诺维奇、爱德华·卡德尔、朱罗·萨拉伊、米洛万·德热拉斯、朱罗·普察尔、亚历山大·兰科维奇、拉扎尔·科利谢夫斯基、鲍里斯·基德里奇、弗兰茨·勒斯科舍克、莫沙·皮雅杰、弗拉迪米尔·巴卡里奇、伊万·戈什尼亚克
  • 候补委员

六大(1952年)

  • 委员
  • 候补委员

七大(1958年)

  • 委员
  • 候补委员

八大(1964年)

  • 主席: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委员
  • 候补委员

九大(1969年)

  • 主席: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委员
  • 候补委员

十大(1974年)

  • 主席: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委员
  • 候补委员

十一大(1978年)

  • 主席:约瑟普·布罗兹·铁托、布兰科·米库利奇(代理)、​斯特万·多罗尼斯基(代理)
  • 委员
  • 候补委员

1980年10月20日

  • 主席:拉扎尔·莫伊索夫
  • 委员
  • 候补委员

1981年10月20日

  • 主席:杜尚·德拉戈萨瓦茨
  • 委员
  • 候补委员

十二大(1982年)

  • 主席:米特亚·里比契奇
  • 委员
  • 候补委员

1983年6月30日

  • 主席:德拉戈斯拉夫·马尔科维奇
  • 委员
  • 候补委员

1984年6月26日

  • 主席:阿利·舒克里亚
  • 委员
  • 候补委员

1985年6月25日

  • 主席:维多耶·扎尔科维奇
  • 委员
  • 候补委员

十三大(1986年)

  • 主席:米兰科·雷诺维察
  • 委员
  • 候补委员

1987年6月30日

  • 主席:博什科·克鲁尼奇
  • 委员
  • 候补委员

1988年6月30日

  • 主席:斯蒂佩·舒瓦尔
  • 委员
  • 候补委员

1989年5月17日

  • 主席:米兰·潘切夫斯基
  • 委员
  • 候补委员

中央书记处

一大(1919年)

  • 总书记:
  • 书记:

二大(1920年)

  • 总书记:
  • 书记:

三大(1926年)

  • 总书记:
  • 书记:

四大(1932年)

  • 总书记:
  • 书记:

五大(1948年)

  • 总书记:
  • 书记:

六大(1952年)

  • 总书记:约瑟普·布罗兹·铁托
  • 书记:亚历山大·兰科维奇、爱德华·卡德尔、鲍里斯·基德里奇、米洛万·德热拉斯、伊万·戈什尼亚克

七大(1958年)

  • 总书记:
  • 书记:

八大(1964年)

  • 总书记:
  • 书记:

九大(1969年)

  • 总书记:
  • 书记:

十大(1974年)

  • 总书记:
  • 书记:

十一大(1978年)

  • 总书记:
  • 书记:

十二大(1982年)

  • 总书记:Nikola Stojanović
  • 书记:

1984年6月28日

  • 总书记:Dimče Belovski
  • 书记:

十三大(1986年)

  • 总书记:Radiša Gačić
  • 书记:

1988年6月30日

  • 总书记:Štefan Korošec
  • 书记: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