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大圳,是台东县最大的水利工程[1][2][3],位于台东县卑南乡与台东市,最早兴建于1898年(明治31年),从岩湾引台东第一大溪卑南溪溪水灌溉整个台东平原的农田,全长9公里余,圳道呈“排梳型”的分布结构,是一条兼具水利与防洪功能的灌溉沟渠[2][3]。
沿革
台湾清领时期初期,台湾东部严禁汉人进入,直到同治13年(1874年)沈葆祯奏请开山抚番,光绪元年(1875年)废止禁令,才鼓励汉人入山开垦,也才开始有小型灌溉事业[4]。
卑南大圳最早建于明治31年(1898年),因当时于台东市与卑南乡的农民为增加生产、改善生活,请设卑南圳,由政府补助工程费1,300圆,民众出劳力,拓建卑南圳,因经费不足,圳路只能灌溉约668甲土地[4]。1933年,日本政府为谋台东农业发展,由台湾总督府拨款88万余圆补助地方政府负责修建卑南圳,于1933年10月5日开工,原拟2年完工,但因1934、1935年2次台洪灾害,延至1936年3月才完成,经费增为97万余圆,灌溉面积达2,440甲[4]。1936年(昭和11年)日本人为求军粮补给而再次整修,于1941年(昭和16年)竣工[2]。卑南大圳工程完工后并且使当地单期作成为两期作[4]。水圳规模扩大后,吸引大批汉人移入,建立聚落[2]。
分布
附近景点
注释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