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船坞运输舰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兩棲船塢運輸艦

两栖船坞运输舰(英语: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1]或称船坞平台登陆舰(英语:landing platform/dock (LPD)),是一种两栖战舰,船身中设有巨大的坞舱,主要用来装载登陆艇两栖车辆,一般也有机库可以搭载少量直升机,在两栖作战中,依靠这些搭载的载具向陆地输送人员和装备。和相似的船坞登陆舰(英语:Landing ship, dock(LSD))差异为,船坞登陆舰没有机库容纳直升机只有直升机甲板

已注水的坞舱,可供登陆艇直接进出
未注水的坞舱,气垫登陆艇正在驶入
美国海军圣安东尼奥级的剖面图展示了一般船坞登陆舰的内部格局。
美国海军圣安东尼奥号及纽约号

作用与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及更早期的登陆作战中,部队运送主要依靠传统的运输船,在逼近海岸时步兵换乘吃水浅的登陆艇靠岸,这个换乘的过程耗时久且缺少防御,在火力投射能力改善的近代战争中相当危险。同时,机械化部队的诞生也让两栖作战有更多大型装备需要自船上投射上岸,因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设计出可以装载大量物资的船坞登陆舰。船坞登陆舰顾名思义,在船体设计时增加了许多可调整配重的水柜、以及大面积的坞舱,坞舱可容纳自通用登陆艇到登陆载具等尺寸的两栖工具与物资,船尾则有可直接驶进驶出(Roll on/off)的闸门供载具进出。

到目标海域时,船坞登陆舰可运用舰体内的水柜调整坞舱内浸水深度为两栖载具提供最适合的机动条件;只要闸门打开后经装载有士兵和装备的登陆艇可以直接驶出,大大加快了登陆的进程。

与两栖突击舰的区别

船坞登陆舰的主要作战力量是坞舱内的登陆部队,即通过水上进行人员装备的输送,登陆主要依靠登陆艇两栖坦克等,船上只配备有少数直升机。而两栖突击舰常使用直通式甲板,明显强化了空中的登陆力量,可搭载较多的直升机垂直起降飞机,可以从空中投送大批部队,坞舱主要是用来支援运送较重型的车辆。不过,若船坞登陆舰的飞行甲板面积充足,可搭载足够空中部队的话,即便未采用直通式甲板亦可被归类为两栖突击舰。大型的船坞登陆舰与两栖突击舰定义上模糊,比较简单的分法是两栖突击舰强调其空中作战能力;而船坞登陆舰强调其海上作战能力。

重型登陆舰

重型登陆舰(Landing Ship, Heavy)澳洲皇家海军曾使用的一种类似的分类,用于提供重型载具的载运能力,舰种英文缩写为LSH。澳大利亚海军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提供超过现有的澳军舰艇的重型载具的装载能力。同时要求该舰型能提供综合化的装载能力,以运载武装部队,及重型车辆直接冲滩。为此,需要该舰种能同时从舰艏和舰艉进行装载。该舰种具备在坦克甲板上装载18辆M1艾布兰主力战车,车辆甲板则可以装载40辆装甲输送车,并且可以挂载两艘LCM-8英语LCM-8机械化登陆艇。上层建筑能容纳两艘人员登陆艇。此外,还具备直升机操作能力,能容纳两架SH-3海王直升机[2]

该舰种包括由圆桌级后勤登陆舰英语Round Table-class landing ship logistics改装而来的托布鲁克号重型登陆舰

现役两栖船坞登陆舰

更多信息 所属海军, 舰级(型) ...
所属海军 舰级(型) 服役数量 服役年份 吃水深度 排水量(吨) 备注 图片
美国美国海军 圣安东尼奥级 12艘 2006年 208米 32米 7.0米 25,300 Thumb
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071型 8艘 2007年 210米 28米 7米 25,000 Thumb
英国英国皇家海军 海神之子级英语Albion-class landing platform dock 2艘 2003年 176米 28.9米 7.1米 19,560 Thumb
海湾级英语Bay-class landing ship 3艘 2007年 176.6米 26.9米 5.8米 16,160 Thumb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海军 望加锡级 5艘 2007年 122-125米 22米 4.9米 11,394 委托韩国大鲜造船朝鲜语대선조선设计,最初两艘在韩国建造 Thumb
新加坡新加坡共和国海军 坚韧级坦克登陆舰英语Endurance-class landing platform dock 4艘 2000年 141米 21米 5.0米 8,500 Thumb
日本海上自卫队 大隅级 3艘 1998年 178米 25.8米 6.0米 14,000 Thumb
意大利意大利海军 圣乔治奥级 3艘 1987年 133米 20.5米 7,650-7,980 Thumb
泰国泰国皇家海军 安通号英语Endurance-class landing platform dock 1艘 2012年 141米 21米 5.0米 8,500 采购自新加坡,以坚韧级坦克登陆舰为基础建造 Thumb
象岛号 1艘 2023年 213米 28米 7米 22,000 采购自中国,以071型综合登陆舰为基础建造 Thumb
荷兰荷兰皇家海军 鹿特丹级英语Rotterdam-class landing platform dock 2艘 1997年 166米 27米 6.0米 12,750/16,800 Thumb
西班牙西班牙海军 加里西亚级英语Galicia-class landing platform dock 2艘 1998年 166米 25米 5.8米 13,815 Thumb
菲律宾菲律宾海军 丹辘级英语Tarlac-class landing platform dock 2艘 2016年[3] 123米 21.8米 5.0米 11,583 采购自印尼,以韩国为印尼设计的望加锡级为基础建造,命名为丹辘级 Thumb
秘鲁秘鲁海军 望加锡级 2艘 订单状态[4] 122米 2米 4.9米 11,394 以韩国为印尼设计的望加锡级为基础,计划在秘鲁建造2艘
台湾地区中华民国海军 玉山级船坞运输舰 1艘 2021年 153米[5] 23米[5] 6.0米[5] 10,600[5] Thumb
印度印度海军 加拉希瓦号英语INS Jalashwa (L41) 1艘 2007年 173.7米 32米 6.7米 16,600 原为一艘美国海军奥斯汀级船坞登陆舰,1971年服役,2007转售给印度 Thumb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皇家海军 乔勒斯号英语HMAS Choules 1艘 2011年 176.6米 26.91米 5.8米 16,160 原为一艘英国海军海湾级船坞登陆舰英语Bay-class landing ship,2006年服役,2011年转售给澳大利亚 Thumb
巴西巴西海军 巴伊亚号英语French ship Siroco (L9012) 1艘 2016年 168米 23.5米 5.2米 12,000 原为一艘法国海军闪电级登陆舰英语Foudre-class landing platform dock,1990年服役,2015年转售给巴西 Thumb
智利智利海军英语Chilean Navy 阿迪亚军士号英语French ship Foudre (L9011) 1艘 2011年 168米 23.5米 5.2米 12,000 原为一艘法国海军闪电级登陆舰,1990年服役,2011年转售给智利 Thumb
缅甸缅甸海军 莫塔马号英语UMS Moattama 1艘 2019年 125米 22米 4.9米 11,394 以韩国为印尼设计的望加锡级为基础建造,在韩国建造 Thumb
阿尔及利亚阿尔及利亚国家海军 卡拉特•贝尼阿巴斯号英语Algerian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 Kalaat Béni Abbès 1艘 2015年 143米 21.5米 5.3米 9,000 采购自意大利,以圣乔治奥级船坞登陆舰为基础改良建造 Thumb
卡塔尔卡塔尔埃米尔海军 “Al Fulk”号英语Qatari amphibious transport dock Al Fulk 1艘 舾装 143米 21.5米 5.3米 9,000 采购自意大利,以圣乔治奥级船坞登陆舰为基础改良建造
关闭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