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拉蒂人[1]梵文:किरात、Kirata[2]),是指喜玛拉雅山脉的土著,分布在缅甸加德满都谷地、印度东北部[3],属于黄色人种,大概一至三万年前来到此地。从广义上讲基拉蒂人有林布族、拉伊人、逊瓦尔族、亚卡族等分支。这些地方在被离车族廓尔喀人征服前也是黄色人种的地方,印度古籍中泛称这一带的人为基拉塔人英语Kirata

词源

基拉蒂一字词源尚无定论[3][4],一派观点说是《夜柔吠陀》中的基拉塔人英语Kirata(Kirata),据描述他们是英俊山区人民和在森林里猎人[5]

摩诃婆罗多以及Kirtarjuniya曰他们是Kiratas。[5]在《摩诃婆罗多》中同Cina梵语चीन:,音译支那,和英文China同源,来自汉语的)一起提及。[6]

历史

苏联尼泊尔共同考古项目发现了公元前30000年的石器时代工具。[7]

推定最早提及他们的吠陀成书于公元前16世纪,他们的历史可追溯至此时,尼泊尔的基拉蒂王朝由他们建立,直到从印度东北部迁徙来的离车毗征服了他们,建立了尼波罗国

信仰

基拉蒂人信仰原始巫教基拉蒂教英语Kirat Mundhum(Kiratism,Kirat Mundhum),如今尼泊尔基拉蒂人中仍有不少信众。也有部分人信仰上座部佛教。

现代族群

Sunuwar英语Sunuwar, 拉伊族林布族人被认为是基拉蒂人的后人。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