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华民国流亡政权论是中华民国政府的一种定位论述[1][2],是基于台湾地位未定论对于中华民国政权在台湾的定位[3]。该观点认为,中华民国政府在1949年对中国共产党战事失利后,从中国流亡台湾,并以殖民体制进行统治[4][5][6]。在陈水扁政府时期前,该观点较少被媒体关注。但在2008年马英九政府时期,该观点再度兴起[7]。时任民主进步党主席蔡英文于2010年5月25日在一场座谈会上表示,“中华民国是一个流亡政府”[8],引发泛蓝阵营不满[9]。随后,台湾Yahoo!奇摩以“你认为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吗?”为题进行了网络投票,结果认为“是”的占65.4%,“不是”的占32.1%,“不知道”的占2.5%[10]。2016年,蔡英文代表民进党赢得总统大选后,她未再继续主张“中华民国是一个‘流亡政府’”的观点,但也没有公开否认该观点。而2024年,曾获彭明敏生前支持,后当选中华民国总统的赖清德;始终对“流亡”一事只字未提。
“台湾光复”一词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对其从大日本帝国接管台湾与澎湖群岛的历史事件的称呼[11][12][13][14],标志着台湾日治时期的结束、以及战后时期的开始。“光复”字面上亦含有“失去再收回”之意[15],中华民国政府视此事件为台湾自清朝割让予日本后复归中国统治,因而以此称之[12]。
持台湾主权未定论者则认为当时的中华民国只是代表同盟国军事占领台湾[16][17],而非以中华民国的名义“收复”台湾或对台湾之主权有所移转,因此所谓“台湾光复”只是中华民国政府的片面之词[18][19],台湾和澎湖至今尚属于主权未定状态,仅为同盟国的军事占领地。部分人士据此认为在国共内战后败走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已“流亡”至非领土,因而有“中华民国流亡政府”的说法,认为中华民国政府唯有迁回其法理上之领土金门和马祖才能消除“流亡政府”的身份[20]。
2005年8月2日,时任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对中华民国定位以四阶段论诠释,即“中华民国在大陆,中华民国到台湾,中华民国在台湾,中华民国是台湾。”[21][22][23][24]
主张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的人士认为,日本在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后,作为中国战区最高总司令的蒋中正仅依照盟军最高统帅麦克阿瑟的《一般命令第一号》,代表同盟国赴台湾接受日本投降与实施军事占领,而非以中华民国名义“收复”台湾,因此所谓“台湾光复”只是中华民国政府的片面之词[18][19]。又日本在1951年与同盟国各国签订的《旧金山和约》中,仅表示放弃台湾和澎湖的主权,未载明该主权移转所属国家[32],因此中华民国政府迁移到尚在代管状态的非领土上统治,应称之“流亡”。
反对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的人士认为,“中华民国是流亡政府”这句话是不通的,“国家”和“政权”不能混为一谈,且“流亡政权”必然是把政府迁设在本国以外的国家,只能空有“政权”之名,并不能在暂时寄居的国家内依照自己的宪法,行使主权,亦已丧失所主张之领土全境。[33]中华民国政府即使以台湾主权未定论观点,并非设于其领土,但由于仍能实际行使主权与控制小部分领土,以“偏安政府”称之较为贴近[34]。中华民国政府否认台湾地位未定论及中华民国流亡政府论,认为台湾主权归属中华民国已在《中日和约》中获得确认,且中华民国并未签署《旧金山和约》,并认为《旧金山和约》以未明言归还何国之体例,授权当事国与日本另订条约解决和约中宣示放弃之领土。[35][36]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