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旗为中华民国1980年代后参与国际运动赛事以及中华民国自由地区学校运动会所用的代表旗帜,因外型为梅花而得名。该形式最早出现于1981年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与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制定的中华奥林匹克委员会会旗,其后衍生了若干基于奥会会旗的运动赛事用旗。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6年5月3日) |
意义
历史
1976年,中华民国奥会因坚持“名、旗、歌”三者不可缺一而退出蒙特利尔奥运。1979年10月,基拉宁在名古屋执委会中决议中华奥会更名,并提出不同的旗徽,送执委会核定。当时《奥林匹克宪章》规定,国家奥会必须使用国旗、国歌。中华民国方面遂向国际法院提出告诉,瑞士洛桑国际法院裁定名古屋决议案为政治决定,与奥林匹克宪章相抵触。1980年2月国际奥会在宁静湖冬季奥运期间举行的第82届年会上,修改《奥林匹克宪章》相关条文,将各国国家奥会使用“国家名称”及“国旗”、“国歌”参加奥运会之规定改为使用“代表团”之名称及旗、歌参加奥运会。1981年3月23日,中华奥会主席沈家铭与国际奥会主席萨玛兰奇在洛桑国际奥会总部签订了《国际奥会与中华台北奥会协议书》,即《洛桑协议》。协议中规定,中华台北奥会提送会旗与会徽样式,并经国际奥会核定在案。[7]
中华奥委会会徽 | |
---|---|
版本 | |
1979年前中华民国奥会使用的梅花形会徽 | |
细节 | |
使用者 | 中华台北 |
中华残疾人奥林匹克总会会徽 | |
---|---|
细节 | |
使用者 | 中华台北 |
轶事
衍生种类
-
中华台北残奥会代表旗/中华残疾人奥林匹克总会会旗
-
中华台北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代表旗/中华民国大专院校体育总会会旗
-
中华台北听障奥运会代表旗/中华民国听障者体育运动协会会旗
-
中华民国排球协会会旗
-
中华台北FIRST机器人竞赛代表旗
-
中华台北世界技能大赛代表旗
-
中华台北《斗阵特攻》世界杯代表旗
-
中华民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会徽(至1979)
-
中华台北奥运会前代表旗(1981-1986)
-
中华台北奥运会前代表旗(1986-2010)
-
中华台北残奥会前代表旗/中华残疾人奥林匹克总会前会旗(1994-2004)
-
中华台北残奥会前代表旗/中华残疾人奥林匹克总会前会旗(2004-2019)
-
中华台北听障奥运会前代表旗/中华民国听障者体育运动协会前会旗(1997-2019)
-
中华民国足球协会前会旗(?-2006)
- 红、绿、蓝三色阴阳鱼:1994至2004年的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标志
- 龙:与“聋”同音,代表听障者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