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当人出现丧恸时很多情况下都与所爱之人离世有关,但同时亦可以是失去职业、宠物、地位、安全感或财产。反应可以随着性格、家庭、文化及宗教而有所不同。
丧恸虽然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若无法排解则会有一定风险。严重的反应可能会引起家庭问题或对成员的伤害,例如孩子的死亡会增加离婚的风险。个人的信念或信仰亦会受到挑战,在面对严重伤痛时会重新审定个人的立场。一些人可以独自撑下来,悲伤辅导或其他的支援小组都对治疗有更大的帮助。
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博士(Dr. Elisabeth Kübler-Ross)将丧恸分开了几个阶段,包括否认、愤怒、协商、抑郁及接受,统称为“哀悼周期”。不过这个理论却被认为过于简单。于2008年,医治哀痛辅导中心(Grief Recovery Institute)指这些阶段是与丧恸者如何处理重要的人死亡有关。[1]约翰·鲍比(John Bowlby)则列出丧恸的过程,包括震撼与麻木、怀念与搜索、瓦解与绝望、及重组。在心理生理层面上,丧恸的人会感到不真实、人格解体、退隐及麻醉自己。无论地位如何,他们都会倾向感到愤怒、挫败、无助或受伤。瓦解与绝望都是普遍的过程。重组是消化了失去及重新审定生命及意义。
丧恸的人会感到很大的压力,对他们的身体及精神会造成很大负担。在1960年代至1970年代的英国,丧亲头六个月的人多了见医生,症状包括腹痛、呼吸困难等。另外,死亡率及自杀的风险亦相应提高。
丧恸可以分为正常性及创伤性两种。正常性丧恸一般涉及一连串对失去的短暂行为及感情反应。虽然这些反应会因人而异,但通常都会有梦魇、食欲问题、口干、呼吸短促、睡眠障碍及重复避免伤痛的动作。丧恸初期可能会出现幻觉。
自杀、谋杀、意外及其他突如其来的死亡,都会因突发的震撼而形成创伤性丧恸。这种震撼使到丧恸者首先就是要接受失去的事实。其他与死亡有关的情况也会造成创伤性丧恸。这种丧恸可以历时多年。
创伤性丧恸最大的问题是丧恸者不愿意放低丧恸,而丧恸更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根据研究发现,创伤性丧恸会活化脑部的奖赏中枢,产生类似沉迷这些记忆的特性。 [2][3]
Berger发现了五种类型的哀恸:
还没有认识到悲伤对他们人生的影响。
他们热衷于以各种方法保存所爱的人的记忆,包括以纪念仪式怀念。
重建自己对于家庭或社区的归属感。
以各种方法帮助其他有类似经历的人。
产生新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发现新的人生意义。[4]
旧约圣经约伯记,是古代历史上最早探讨“丧恸”这个课题的文学作品。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