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普斯基宫

波蘭華沙的洛可可風宮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恰普斯基宮map

恰普斯基宫波兰语Pałac Czapskich, IPA:[ˈpawat͡s ˈt͡ʂapskʲix]),又名克拉辛斯基(Krasiński)宫、谢尼奥斯基(Sieniawski)宫、拉琴斯基(Raczyński)宫,是一座位于波兰首都华沙市中心克拉科夫郊区街5号的建筑。该建筑被认为是华沙最出众的洛可可式建筑范例之一。

事实速览 恰普斯基宫, 概要 ...
恰普斯基宫
Pałac Czapskich w Warszawie (波兰语)
Thumb
恰普斯基宫
概要
类型宫殿kamienica[*]
建筑风格洛可可
所属国家/地区波兰
行政区华沙
地址ul. Krakowskie Przedmieście 5, 00-068 Warszawa
坐标52°14′22″N 21°00′54″E
起造1686年
竣工日1705年
拆除日1939年
技术细节
材料
设计与建造
建筑师泰尔曼·范·加姆伦英语Tylman van Gameren
保护情况cultural property protection in Poland[*]immovable monument in Poland[*]
地图
Thumb
关闭

恰普斯基宫位于华沙大学对面,曾是艺术家齐格蒙特·沃格尔英语Zygmunt Vogel、作曲家弗雷德里克·肖邦、诗人齐格蒙特·克拉辛斯基齐普里安·诺尔维德的家。现在这座建筑是华沙美术学院的所在地[1]

历史

Thumb
1750年代的恰普斯基宫正面[2]

恰普斯基宫是该建筑最常用的名称。但对后来的居民来说,该建筑有时亦被称为克拉辛斯基宫、谢尼奥斯基宫或拉琴斯基宫。该建筑曾由拉齐维乌家族扎莫耶斯基家族英语Zamoyski family恰尔托雷斯基家族所有。恰普斯基宫的历史可追溯至17世纪后期,其修建于约1686年时,由泰尔曼·范·加姆伦英语Tylman van Gameren米哈尔·斯特凡·拉齐耶夫斯基英语Michał Stefan Radziejowski设计[3]。1712年至1721年, 恰普斯基宫进行了重建,以迎接它的新主人亚当·希罗宁·西尼奥斯基英语Adam Mikołaj Sieniawski[3]。1733年,这座建筑被亚历山大·恰尔托雷斯基(Aleksander Czartoryski)购买,以作为他女儿玛利亚的嫁妆使用。这座建筑现在的洛可可风格成形于1752年至1765年,当时这座建筑由恰普斯基家族所有[3]

Thumb
主入口上的夜鹭纹装饰

恰普斯基宫至少更换了十次主人。这座建筑曾是斯坦尼斯瓦夫·马瓦霍夫斯基英语Stanisław Małachowski的住所。他是世界第二部、欧洲第一部成文国家宪法《五三宪法》的共同作者之一[3]。马瓦霍夫斯基在18世纪中期将宫殿改造为法式城市宫殿。18至19世纪,该建筑增建了两个古典主义风格附属建筑[3]。恰普斯基宫的另一位著名居民是画家齐格蒙特·沃格尔英语Zygmunt Vogel,他曾在华沙大学艺术系担任教授[3]

Thumb
1939年之前的宴会厅

19世纪初期,这座建筑被文森提·克拉辛斯基(Wincenty Krasiński)购买。波兰浪漫主义诗人齐格蒙特·克拉辛斯基于1812年出生在这里。1827年至1830年,弗雷德里克·肖邦和他的家人居住在这座建筑的南附楼[4]。恰普斯基宫也是肖邦流亡之前最后的家。1851年至1852年,宫殿由恩里科·马克尼英语Enrico Marconi重建[3]。1909年至二战爆发前,这座建筑由爱德华·伯纳德·拉陈斯基所有[4]

1939年,该建筑在被德军炮击后烧毁,物价的绘画和图书都付之一炬[3]。恰普斯基宫在1948年至1959年重建,此后由华沙艺术学院使用。

现在

Thumb
南侧附属建筑的二层是肖邦客厅英语Chopin Family Parlor的所在地

在建筑的前庭中,竖立有安德烈·德尔·委罗基奥雕刻“巴托洛梅奥·科莱奥尼骑马雕像”的复制品[1]

恰普斯基宫南侧附属建筑面向克拉科夫郊区街一侧的二层有肖邦客厅英语Chopin Family Parlor,展示当时的家具和有关肖邦的纪念品[1]。客厅的装饰复原了19世纪前期的外观,按1832年安东尼·科尔伯格(Antoni Kolberg)的草图复原[4]。这一客厅对公众开放[4]

艺术学院博物馆于1985年开业,收藏展示30,000件视觉艺术作品[5]。博物馆位于宫殿的阁楼。藏品存放在200平方米的储藏室内,展示厅则用来举办会议、讲座和特展[5]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