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娘服,又称嫁衣,是指婚礼新娘所穿的服装。不同文化中有不同的新娘服,如华人的传统新娘服有圆领马面裙(配凤冠霞帔)、龙凤裙褂日本传统新娘服有白无垢(配绵帽子)、色打挂(配角隐日语角隱),朝鲜民族传统新娘服有阔衣英语Hwarot圆衫唐衣朝鲜语당의等。南亚新娘服为结婚莎丽英语Wedding sari。西式新娘服则是婚纱。但实际上不是所有女性都会在结婚时穿着专门的婚服,尤其是因为婚服一般所费不菲,旧时租赁婚服尚未普及时,一些人只是穿一些比平日华丽、正式的服装结婚,这些服装实际上也属于婚服,但亦可用于其他重要场合。

Thumb
穿着传统中式婚服的新娘(左)与新郎

东亚传统婚服

中国(华人)

华人传统服装汉服中的新娘服,历代有不少变化。而皇室、士宦新娘服亦有不同,翟衣为皇室女性婚服,在宋代明代时配上专用的翟衣凤冠

先秦至两汉

先秦两汉士族新娘结婚时穿的是玄色的婚服,为襜褕绕襟袍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婚服形制不明,但有记载晋朝太子妃婚服是白色[1]

唐代

唐代初期五品以上官员女儿的新娘服花钗翟衣,配花钗、宝钿,数目视乎品秩,媵比正妻降一等,妾又比媵降一等,五品以下和民女出嫁则穿花钗礼衣,花钗数依品秩而定,妾比正妻降一等,无论是花钗翟衣还是花钗礼衣皆为上下连裳制、深青色[2][3];中后期则演变成大袖裙襦,即襦裙大袖衫,以青、绿等颜色为主,并于头上插上各种头饰。

宋明

宋代新娘服延续唐制,大袖裙襦为婚服,配珠翠冠和霞帔[4][5]明代规定士庶新娘可以假九品孺人常服出嫁[6],即圆领袍、马面裙、翟冠,有时还会配上霞帔,即典型的“凤冠霞帔”婚服。实际上多有僭越,不限于九品孺人冠服,明后期常用僭穿五品以上命妇冠服的情况。而明代人们开始视红色为吉祥,士庶也有穿红色上袄的袄裙出嫁。正德年间开始,广东出现以龙凤裙褂为新娘服的习俗,相传是源于明代大臣梁储,梁储是广东顺德人,在明武宗朱厚照还是太子时曾任太子洗马,明武宗少年登基,由梁储辅政,深得明武宗尊敬,于是在梁储女儿出嫁时,赐她穿绣上皇室专用的图案之裙褂作为婚服,自此成为广东新娘特有的嫁衣[7]。自魏晋南北朝开始,新娘会用盖头扇子遮面。

清代

清代实行剃发易服,但因为男从女不从,女性婚服仍沿用前代的凤冠霞帔、袄裙、褂裙等,但形制和前代已有差异,例如凤冠形制改变,霞帔变宽交领,且不限于配搭圆领袍,也会配搭袄裙、褂裙,而袄裙也受满族服装影响,由斜襟转为厂字领。

近现代

民初开始出现穿着西式婚纱的婚礼,也有穿旗袍为婚服者。而广东、港澳一带仍然流行以清朝裙褂为前身之龙凤褂,至1950年代起龙凤褂裙有宽大转为合身,裙亦由马面裙改为筒裙,1970年代起更改为西式立体剪裁,且有收腰设计,1980年代起龙凤褂亦由钮扣系结转为用拉链,延续至今。中国大陆台湾也有新娘穿戏曲中的新娘戏服结婚。

2001年电视剧《橘子红了》播出后,该剧服装造型师叶锦添为女主角秀禾设计的袄裙婚服开始以“秀禾服”之名流行,并逐渐成为当代中式婚礼的主流服饰,也被时常与剪裁更加修身的龙凤褂相提并论[8][9][10]

自千禧年代开始,汉服运动兴起,不少年轻人渐渐重新以汉服作为婚服、办汉族中式婚礼,例子有bilibili用户up主能“静知时岁”耗时了2年,花费6位数还原婚婚礼,影片发布在b站后,引起热烈讨论,瞬间登顶热搜,点击量突破200万次。

日本

Thumb
日本の白无垢

日本皇室公家女性自平安时代开始以十二单为婚服,武家由室町时代起依照伊势流日语伊勢流小笠原流礼法日语小笠原流礼法以织有幸菱纹样的白色打挂日语打掛为新娘服,称为白无垢,并会以披衣盖着头部。

江户时代婚服依然是白无垢,但形制有变,并以红梅色为中衣、红绢为里衬,表示喜庆,披衣则演变为白练帽子

宽文年间起,武家和富有的町人女儿则穿绣上各种图案的红色婚服,称为色直(日语:色直し[11][12][13]

江户后期开始,庶民女性出嫁又流行穿“三枚袭(日语:三つ襲)”婚服,是从内至外依次穿上白、红、黑底色的振袖留袖日语留袖和服,三件皆有吉祥图案[14]

明治时代庶民新娘多穿着黑缩缅日语縮緬制成的婚服。

二战后,日本新娘行传统婚礼时除了会穿白无垢外,还会穿色打挂。

明治时代开始有人穿西式婚纱行西式婚礼,至现代除了传统日式婚礼外,很多新娘亦会穿婚纱行西式婚礼。

朝鲜半岛

朝鲜王朝后期,王妃、王世子嫔以翟衣、大首为婚服。士庶女性婚服有阔衣英语Hwarot圆衫等,下穿襕裙,头戴花冠英语Hwagwan簇头里英语Jokduri,庶民也有穿唐衣朝鲜语당의或较为华丽的袄裙出嫁者,沿用至今。

现代也有穿西式婚纱结婚者。

越南

越南后黎朝起受中国明代影响,以红色为喜庆,故新娘服亦以红色为主,多为襦裙外加披风

越南新娘多穿红色奥黛,是普遍受世人所知的越南服饰之一,自受法国统治后,西式婚纱也开始普及。

琉球

琉球国时代,士族新娘穿着一种多层式的袄裙为婚服,并以披衣盖头,庶民女性也有使用盖头。现代则有穿御姐妹衣为婚服。

除了琉装婚服外,琉球处分后,琉球并入日本,穿和服结婚亦开始普及,后来又受西方文化影响,穿西式婚纱亦很普遍。

西方

西方的新娘服是婚纱,可单指身上穿的连衣裙,也可以包括头纱捧花的部分。婚纱的颜色、款式等视乎文化、宗教及时装潮流等而变化。1499年法国路易十二布列塔尼的安妮的婚礼上新娘的结婚礼服,是第一次有文献记载的婚纱。传统婚纱一般为白色,采用白色的传统可追溯至1840年,英国维多利亚女皇的婚礼。当时女皇穿着白色婚纱,拖尾长达18,官方照片被广泛刊登,不少新娘希望穿着类似的婚纱,这传统一直流传至今,而拖尾的长度也有新人财富的象征,1980年代英国戴安娜王妃结婚时的礼服约有480呎。

维多利亚时代以前,婚纱可以说是各种除黑色(表示哀悼)或红色(与娼妓有关连)以外的颜色,白色婚纱代表内心的纯洁及像孩童的天真无邪,后期则演变为童贞的象征。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1920年代,女性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使婚纱的风格大异从前,而有短裙设计的婚纱出现。1940年代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缘故,婚纱的制作取得不易,因此新娘的结婚礼服转为简单朴素,或是向亲友借现成的婚纱,许多母亲也会将自己的婚纱当作传家宝,让自己的女儿在结婚时穿上自己结婚当时的婚纱。

21世纪初,市场上大约75%的婚纱都是无袖无肩带的[15][16]。 其他新娘更喜欢袖子、领口较高和背部有遮盖的更朴素的款式。 今天的大多数婚纱都有系带后背或拉链后背。 婚纱礼服也可以是长款或短款,这取决于婚礼的类型。 许多西方礼仪服饰源自基督教的礼仪服饰。 因此需要减少皮肤暴露。 为应对这一趋势,无袖或无肩带连衣裙通常会戴上长长的白手套[17]

南亚

南亚地区如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等地的传统新娘服是结婚莎丽英语Wedding sari,传统上是红色,上面有金线刺绣。现代也有其他颜色的结婚莎丽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