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夫定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沃爾夫定律(英語:Wolff's law)是由十九世紀時德國的解剖學家及外科醫生朱利叶斯·沃尔夫提出的理論,認為健康的人類或動物的骨骼會適應所在部位需承受的負載[1]。若特定骨骼的負載增加了,骨骼會慢慢的變強壯,來承受該負載[2]。骨中小梁的內在結構會產生適應性的變化,而骨的外層皮層也會隨之變化[3],因此也有可能使骨骼變粗。反之亦然,若骨骼負載減少,骨骼也會變細,因為該骨骼的新陳代謝較不需要,而且沒有刺激來產生可以維持骨質量的骨的再建[4]。這種骨密度的減少(骨質缺乏)稱為應力遮蔽(stress shielding),可能出現在髖關節手術(或是植入其他假體)後的情形。骨骼因為其他的假體承受了應力,因此讓骨骼無法承受到正常的應力。
![]() | 此條目可参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来扩充。 |
其他相關的定律]
- 在軟組織上,有類似的戴維斯定律,提到軟組織如何因為適應需求而調整。
- 進階版的沃爾夫定律:由Harold Frost提出的Utah-Paradigm of Bone physiology(機械靜力學理論)[5]。
相關條目
- 朱利叶斯·沃尔夫
- 功能性基質假說
- 成骨負荷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