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抗命論论》)是亨利·大衛·梭罗的一篇随笔,首次发表于1849年,主张人民不应允许政府统治他们的良心或使之萎缩,且人民有义务避免这样的默许(英语:acquiescence ),防止政府把他们变成不正义的行动者。梭罗对奴隶制和美墨战争的厌恶,部分地驱使了他写作本文。 Peabody, Elizabeth P. (ed)
迷信(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Risen, J. L. Believing what we do not believe: Acquiescence to superstitious beliefs and other powerful intuitions. Psychological
李克特量表 受測者也許會迴避勾選極端的選項(趨中傾向的偏差(英语:central tendency bias));對陳述的習慣性認同(慣性偏差(英语:acquiescence bias));或試著揣摩並迎合他們自己或他們的組織希望的結果(社會讚許偏差)。 在問卷完成後,每一個選項也許會被個別的分析,或某些成組的
颜色革命Polese & D.O Beachain (2011) 指出顏色革命的共有特質為: 政權在人民中沒有支持度,而只有人民「敢怒不敢言」的沉默(acquiescence )。 抗議陣營有廣大人民的認受性,舉凡街頭游行都有數以萬計人參與,這也是颜色革命區別於少數軍人軍事政變之處。
政府犯罪這些正當性可能來自“自發願意遵守”、“被動默許”或“根深蒂固的依賴”(英語:‘willing compliance’, ‘passive acquiescence ’, ‘ingrained dependence’)。 在使用武力方面,政府之所以能取得人民“自發願意遵守”的正當合法性,是透過定義政治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