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恩格拉بھنگڑا, bhaṅgṛā)是起源於南亞旁遮普地區錫克教徒的傳統舞蹈。巴恩格拉在傳統意義上是一種民間舞蹈,而不是一種音樂形式。原本巴恩格拉是丰收节(Vaisakhi )的慶祝舞蹈,但現在演變成也可以是一種表演形式。 旁遮普地區的舞蹈,帶有當地一種多爾鼓(Dhol)的伴奏,就稱之為巴恩格拉。這種舞蹈慢慢地傳遍
旁遮普文化Hussain)的忌日(Mela Chiraghan(英语:Mela Chiraghan))、冬至(Lohri(英语:Lohri))、侯麗節、旁遮普新年(Vaisakhi (英语:Vaisakhi ))、女兒節(Teeyan(英语:Teeyan))、排燈節、以及錫克教創始人的拿那克的誕辰(Guru Nanak Gurpurab(英语:Guru
泼水节在印度及斯里蘭卡會以歌唱舞蹈慶祝此節日。南傳佛教的宗教儀式會在寺院舉行,年輕人在此期間拜訪長輩以示敬意。 东南亚主题 泰国主题 文化主题 宋干女神 灑紅節 錫克教光明節(英语:Vaisakhi ) 宋干(英语:Songkran) 僧伽羅底(英语:Sankranti) Deason, Rachel. An Introduction to
波赫拉·博伊沙赫Francis. 2016: 159–162. ISBN 978-1-317-36592-1. BBC – Religion: Hinduism – Vaisakhi . BBC. [22 January 2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1-22). Crump, William D. (2014)
馬來西亞公共假期Pongal)、大宝森节、农历新年、元宵节、淡米尔曆新年(英语:Pahela Baishakh)、侯丽节、复活节、泼水节、拜萨哈节(英语:Vaisakhi )、祭海节(英语:Kaul festival)、清明节、卫塞节、丰收节、达雅节、端午节、圣彼得节、盂兰胜会、中秋节、回历新年、斋戒月、开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