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Treaty of Vienna (1738)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凡尔登条约
低地国家,其南部三分之一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在18-20世纪在法国和德国间几经易手。在
1738
年波兰王位继承战争(1733年-
1738
年)结束后签署的《维也纳条约(英语:
Treaty
of
Vienna
(
1738
))》中,这片区域由斯坦尼斯瓦夫一世所有,1766年其去世后,这片区域被法兰西王国获得
吉安·加斯托内·德·美第奇
地利和荷兰否决了科西莫的提案,并指名瑪麗·德·麥地奇的玄孫菲利普五世 (西班牙)的儿子西班牙的卡洛斯继任。之后在《
1738
年维也纳和約(英语:
Treaty
of
Vienna
(
1738
))》的初期和平协议中,卡洛斯又把他的继承权转让给了洛林的弗朗茨·史蒂芬。1737年7月9日,随着吉安的死亡和弗朗
波兰王位继承战争
,加上法军得知俄军有可能增援奥军,所以两方很快进行和平谈判。1735年10月双方初步达成和平协议,并在维也纳条约(英语:
Treaty
of
Vienna
(
1738
))(
1738
年11月)得到落实。奥古斯特三世确认成为波兰国王,莱什琴斯基得到洛林公国作为补偿(他死后,公国透过他女儿而并入法国),而
查理六世 (神圣罗马帝国)
阻擋法國與西班牙的聯軍與外交攻勢(由法王路易十五的宰相弗勒里紅衣主教主導)。 查理六世因為在洛林等地戰敗,被迫在
1738
年的维也纳条约(英语:
Treaty
of
Vienna
(
1738
))裡,将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获得的西西里和那不勒斯交还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三世,以换取帕尔马和皮亚琴察公国;奧地
維也納條約
、普魯士與俄羅斯同意投入15萬人上戰場對抗拿破崙。(參見en:wikisource:Declaration at the Congress
of
Vienna
) 1815年6月9日的維也納條約(又稱「維也納會議最終方案」),包含了所有在會議上各個歐洲勢力簽訂的個別條約。 維也納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