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Torah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妥拉
《妥拉》(希伯来语:תּוֹרָה,英語:
Torah
,字面意思為指引、教導),又譯為托辣、托拉,為猶太教的核心。它的意義廣泛,可以指塔納赫(Tanakh)24部經中的前五部,也就是一般常稱的《摩西五經》(Pentateuch)。它也可以被用來指由創世紀開始,一直到塔納赫結尾的所有內容。它也可以將
摩西五经
Moses,天主教會譯为《梅瑟五書》;東正教會譯《摩伊息斯之五經》;唐朝景教譯《牟世法王經》),猶太教稱為 妥拉(希伯來語:תּוֹרָה,
Torah
),又稱為摩西律法(希伯來語:תּוֹרַת־מֹשֶׁה,Torat Moshe),基督徒常稱為律法書,是《希伯来圣经》最初的五部經典。這名
米書拿
《米書拿》(希伯來語:משנה;英語:Mishnah 或 Mishna),又譯為密西拿或米示拿或密释纳,猶太教經典之一,將猶太教口傳傳統口傳妥拉(Oral
Torah
)書面化後集結而成。它約在西元200年,由拉比犹大·哈-纳西完成編輯 。 希伯來語:משנה(Mishnah)的字根源自於動詞שנה(sha
拿细耳人
[2007-08-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23). 民数记30章 Mishneh
Torah
Hafla'ah, Nazir 2:16 Mishneh
Torah
3:13 Mishneh
Torah
2:20-23 Gregory Goswell, "The Hermeneutics of
妥拉讀經篇
猶太傳統把妥拉分為固定的五十四段,每週研讀一段(少數時候研讀兩段),一年完成一次循環,這樣的每一段稱為一個妥拉讀經篇(英文:
torah
portion、parashah、parashat ha-shavua、sidra。 每個妥拉讀經篇都有固定的名字,名字來自那篇經文第一個詞,或是頭幾個詞之中較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