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TBL(法語:Transmission balise-locomotive/荷蘭語:Transmissie Baken Locomotief,即英文:Beacon-to-Locomotive Transmission)是一套依靠Distance-To-Go模式運作,並以數據傳輸為本的鐵路訊號系統(Transmission Based Signalling,TBS),等同ETCS等級一/二訊號系統。此系統由比利時沙勒羅亞電機工程(ACEC)開發,現時由阿爾斯通公司繼續。[1]
TBL訊號系統自1982年起,於比利時國家鐵路既有線上推廣使用,至2006年開始被改良型號TBL 1+取代,並於2012年完成替換;而改進型號TBL 2,則於2002年開通的比利時高鐵2號線上應用。以上三種系統,均等同ETCS等級一。而於2009年開通之比利時高鐵4號線,則使用更先進的TBL 3系統,等同ETCS等級二。
隨著九廣東鐵(今稱東鐵綫)第一代電氣化火車在1997-1999年間進行翻新延命工程,並配合東鐵未來發展,九鐵公司同步由負責列車翻新的阿爾斯通公司引進TBL 2半移動閉塞訊號系統,於1999年啟用,並同步於牽引九廣通列車的Re465機車上安裝(而AWS雖然保留,但僅供舊式柴油機車及國鐵擔當的城際直通車使用)。此系統早期並不具備ATO功能,直到2002年才加上,並沿用至今。(除了在2006年九鐵車底裂痕事故仍在調查時,為保障安全,曾經短暫暫停使用ATO,改以手動行車(即使用CM Mode),直到加固列車機件後才恢復使用。)
隨著沙田至中環綫第二期工程(東鐵綫過海段)已展開,此路綫的TBL 2訊號系統已經由西門子製Trainguard MT移動閉塞訊號系統取代。按照原來的計劃,現存訊號系統原訂於2020年9月12日凌晨起停用,但由於新系統出現技術問題而延遲。及後,港鐵決定將舊訊號系統停用日期,更改為2021年2月6日,較原訂實施日期延遲約5個月。
共設有三款區間類型,分別以信號燈劃分固定閉塞區間(Lineside Signalling Block)、以車站劃分固定閉塞區間(Cab Signalling Block),以及再行分割後的車站區間(Sub-Block)。這些區間是由計軸器(安裝在軌旁的黃色四方盒子)把關,確保區間內沒有列車方可讓列車進入。多數區間的起點都設有指示版(Headway Board)作提示用途。
導行標誌(Beacon),俗稱煙肉/烽火台,以及線圈(Loops),均設在兩條鐵軌非中心綫上,透過電磁效應,達到傳輸資料的效果。這些安全裝置用作探測列車位置,以及發射目標速度資料供列車進行自動加減速。
透過計算與前方區間的距離,以及區間最高時速(可以是該區間的最高允許時速,也可以是依據Distance-To-Go下一區間起點的目標時速),這些資訊會通過導行標誌或線圈傳送到列車上的感磁器。發送的訊號為xxx(時速) yyy(距離前方區間起始的距離)(米)。列車便會在適當地進行煞車。當列車需要在前方停止時,目標時速為000。
當列車超出目標時速10km/h,列車便會施行緊急煞車,以策安全。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