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Loading AI tools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Finno-Soviet Treaty of 1948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埃里克·海因里克斯
of
_Defence_(Finland))。由于其卷入了武器藏匿案(英语:Weapons Cache Case),他当了170天的总司令,便引咎辞职。
1948
年,芬兰总统尤霍·库斯蒂·巴锡基维向莫斯科派遣了谈判代表团,负责代表芬兰与苏联签署苏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英语:
Finno
-
Soviet
继续战争
0年的國境線之後。隨著芬軍撤退的芬蘭人多達26萬人,只有極少數人選擇留在原地,成為蘇聯公民。 在外交上,芬蘭以
1948
年芬蘇條約(英语:
Finno
-
Soviet
Treaty
of
1948
)為原則,奉行立場上親蘇聯但維持制度上獨立的芬蘭化政策,直至1991年蘇聯解體為止。作為中立國,蘇聯和美國的多
芬兰历史
手段,也是烏爾霍·吉科寧總統的個人勝利。 藉著宣稱中立,芬蘭遊走於西方和蘇聯兩大集團間的灰色地帶。《
1948
年芬蘭-蘇聯友好合作互助協定(英语:
Finno
-
Soviet
Treaty
of
1948
)》給予蘇聯插手芬蘭內政的機會;但不像蘇聯的其他鄰國,芬蘭仍保有資本主義制度,私有財產依舊受到保障。
芬蘭—北約關係
也因此芬蘭政府在許多事物上都得與蘇聯妥協,比如被迫拒絕美國馬歇爾計劃的經濟援助。在這之後芬蘭與蘇聯簽訂了YYA條約(英语:
Finno
-
Soviet
Treaty
of
1948
),正式確立了兩國的外交關係。在冷戰期間,芬蘭遵循著「芬蘭化」政策,即芬蘭在名義上保持其內政獨立,但其國際事務上須順從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