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Camp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BarCamp,是一種國際研討會网络,此類研討會是開放、由參與者相互分享的工作坊式會議,議程內容由參加者提供,焦點通常放在發展初期的網際應用程式、相關開放原始碼技術、社交協定思維[1],以及開放資料格式。
![]() |

歷史
BarCamp 這個名詞的起源,與電腦界名人提姆·奧萊理所創立的一年一度名為「Foo Camp」的駭客會議有關。
2005 年 8 月,一些曾經參與該項會議的人,結合幾個新成員,想發起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會議。他們拆解電腦慣用語「foobar」,用以替換前述會議名稱,因而產生「BarCamp」一詞。
當月 19-21 日,第一次 BarCamp 在美國加州帕羅奧圖的 Socialtext 公司舉行,約有 200 人參加。從那之後,BarCamp 已在全球超過 350 個城市舉行過,包括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歐洲、中東、大洋洲和亞洲。
2006年8月25-27日,在全球各地同步舉辦了 BarCampEarth,以紀念 BarCamp 一週年。2007 年 8 月 18-19 日,在帕羅奧圖的同樣地點及臨近地區,舉辦了兩週年紀念 BarCampBlock,參與者超過 800 人。最大規模的一次 BarCamp,則是 2011 年在緬甸仰光舉行,參與者超過 4,700 人。2010年BarCamp仰光上吸引了超过2700名参与者。[2]

2007 年 12 月 15 日,第一屆的 BarCamp HK 於 Yahoo! HK 銅鑼灣的辦公室舉行。
2008 年 12 月 10 日 BarCamps 第一次在台北舉辦。但是因為這是第一次在台灣舉辦,帶有比較強烈的試驗性質,所以時間上縮短為兩小時,並取名為Barcamp Nano 台北!。
規則.mw-parser-output .template-facttext{background-color:var(--background-color-neutral,#eaecf0);color:inherit;margin:-.3em 0;padding:.3em 0}[來源請求]
參見
參考文獻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