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OLED
显示器类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AMOLED(英語: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中译:主动矩阵有機發光二極體)是一种显示屏技术。韩国三星电子研发的Super AMOLED效能大幅提升,是更先进的版本[1],它将触控感应器和实际萤幕整合在同一层,Super AMOLED相较AMOLED的萤幕亮度提高20%,功耗降低20%,阳光反射减少80%。其中OLED(有机发光二极体)是描述薄膜显示技术的具体类型:有机电激发光显示;AM(有源矩阵体或称主動式矩陣體)是指背后的像素寻址技术。目前AMOLED技术主要用于智能手机,并继续朝低功耗、低成本、大尺寸方向发展。
![]() |


2018年智慧手機出貨量顯示,OLED 螢幕滲透率已經越過 20% 的臨界點,未來 AMOLED 螢幕有希望取代 LCD 螢幕成為手機螢幕的主流。 [2]
技术

AMOLED显示由OLED矩阵分子电激后发出的事先储存或集成于TFT的光,作为一套开关来控制流向每个像素的电流流向。[3] 通常情况下,每个像素上至少由两个TFT控制此持续电流。其中一个控制储能电容的充电,另一个提供一定级别的电压源,用来创建恒流像素和抵消运行被动OLED的高电流之所需。TFT背板技术是制造AMOLED显示屏的关键。如今两个主要的TFT背板技术,即多晶硅和非晶硅,已应用于AMOLED。这些技术为低温(低于150°C)下在弹性塑料基板上生产柔性AMOLED显示器提供了可能。[4] 2009年,日本顯示器(JDI)開始生產5.2"實驗型螢幕。[5][6][7]
三星作为 AMOLED 技术主导者,还为 AMOLED 注册了一个中文名“奥魔丽”。然而即使是三星自己也很少用这个名字做宣传。
制造商已经开发出内嵌式触控面板,将电容式阵列传感整合到AMOLED生产工艺中。内嵌式触控板制造商包括友达光电及三星电子。三星推出市场的该技术名为Super AMOLED。因为内嵌式触控操作可以减少屏幕结构中的一层空气,所以该技术能够在屏幕发光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提升屏幕亮度。[8]
优点
利用柔性OLED的可折叠式智能手机
AMOLED具有自發光性、廣視角、高對比、反應速度快等优点。AMOLED相比被动式OLED具有更高的刷新率,耗能也显著降低。[9] 这使AMOLED非常适合工作于对功耗敏感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中。
若AMOLED的生產良率提高,其成本將不會比傳統LCD高。
缺点
- AMOLED显示器中使用的有机材料容易降解,但已经发展出补偿材料降解的技术。[10]
- AMOLED在同一畫面顯示過久會導致螢幕磷質烙印,即所谓“烧屏”现象。
- AMOLED各色衰退速率不同,因此長期使用後會有色偏。
- AMOLED幾乎採用低頻PWM技術來調節亮度(除了高亮度時以外,使用DC調節亮度會造成色彩不佳,需要特製硬體才能減少問題),而且頻率不高,一般認為是在人腦無法察覺、不會感到不適、但明顯傷害視力的低頻率閃爍(關於PWM調光的安全標準,詳見IEEE 1789標準);許多AMOLED手機亮度在100%仍使用低頻PWM調光,平板及筆電在這方面表現較佳,可能在比較低的亮度才開始使用PWM調光。在決定購買使用AMOLED屏幕的產品前,要考虑手機的調光方法,因為很多人不會感到不適、但仍會被傷害。
AMOLED由于制造工艺上的相对不成熟,导致其良品率与相对成熟的IPS面板来讲依然偏低,成本較高;不過目前手機螢幕的小尺寸的AMOLED成本已經可以接受。
爭議
AMOLED面板原本不被三星所看好,僅試探性用在自家Bada平台手機、當時尚屬新興的Android機種i7500以及即將退場的Windows Mobile手機i8000,均未獲得市場上的较大迴響;HTC於2010年分別在1月及2月分別推出與Google合作訂製的首款Nexus手機Nexus One,以及HTC Legend和HTC Desire,憑著Google“親兒子”的基因與第一波Android旗艦機上市的氣勢,旋即在市面上大受歡迎,上市之初二者均採用了AMOLED屏幕;之後三星於二月發表旗下首款Android旗艦機種Galaxy S,成為當時全球市場上少數能與HTC對抗的Android廠商。Samsung Galaxy S上市熱賣不久後,HTC旋即於六月底宣布因為螢幕料件供應不足,Nexus One與Desire將會採用AMOLED以及SLCD雙軌規格販售[11]。三星身為當時唯一有大量供應AMOLED的廠商,以及自家Galaxy S的生產狀況正常,立刻遭受到不少惡意斷貨打壓對手的質疑。HTC董事長王雪紅於2014年的一場訪談中證實了此一質疑[12]。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