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16年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是一個美國民主黨各州代表出席的大會,以選出該黨於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的總統及副總統提名的候選人。該大會於2016年7月25日至28日於賓夕凡尼亞州費城富國銀行中心舉行[5],部分黨團會議則於費城會議中心舉行。
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 | |
![]() ![]() 提名總統候選人 克林頓及凱恩 | |
代表大會 | |
---|---|
日期 | 2016年7月25至28日 |
举行城市 | 賓夕凡尼亞州費城 |
场地 | 富國銀行中心 |
主席 | 玛西亚·富奇[1] |
主讲人 | 伊利沙伯·禾倫(麻薩諸塞州)[2] |
讲者 | 巴拉克·奧巴馬 比爾·克林頓 切爾西·克林頓 喬·拜登 米歇爾·奧巴馬 伯尼·桑德斯 柯瑞·布克 添·凱恩 米高·彭博 |
候選人 | |
提名总统候选人 | 希拉莉·克林頓(來自紐約州) |
提名副总统候选人 | 添·凱恩(來自維珍尼亞州) |
投票 | |
代表总数 | 4,763 |
提名所需票数 | 2,382(多數) |
总统提名投票结果 | 克林頓:2,842(59.67%)[3] 桑德斯:1,865(39.16%) 棄權票:56(1.18%) |
副总统提名投票结果 | 凱恩:100%(歡呼) [4] |
投票次数 | 1 |

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莉·羅德姆·克林頓贏得民主黨總統提名,取得她於民主黨初選時的主要對手伯尼·桑德斯及總統巴拉克·奧巴馬等黨領袖的支持。克林頓的競選搭檔添·凱恩參議員亦取得民主黨副總統提名。
提名及投票
在民主黨總統提名初選後,各候選人預計的得票如下:
投票於7月26日進行,由巴爾的摩市長斯蒂芬妮·羅林斯-布萊克監察過程[6]。芭芭拉·米庫斯基參議員提名克林頓[6],約翰·路易斯眾議員及奈拉·阿馬魯(Na'ilah Amaru)博士支持提名[7]。眾議院議員加巴德提名桑德斯,並由桑德斯麻省競選主任保羅·菲尼(Paul Feeney)及Election Justice USA發言人夏伊拉·納爾遜(Shyla Nelson)支持提名[8][9]。在投票時,數個州分的代表團分別讚揚了克林頓及桑德斯的成就[10]。
在所有州分投票後,桑德斯動議選擇提名希拉莉·克林頓[11],希拉莉·克林頓成為民主黨提名之總統候選人[12]。
候選人 初選州分
|
![]() |
![]() |
![]() |
---|---|---|---|
![]() |
50 | 9 | 1 |
![]() |
6 | 14 | 0 |
![]() |
8 | 3 | 0 |
![]() |
51 | 34 | 0 |
![]() |
27 | 10 | 0 |
![]() |
330 | 221 | 0 |
![]() |
36 | 41 | 1 |
![]() |
44 | 27 | 0 |
![]() |
23 | 9 | 0 |
國外民主黨人 | 7 | 10 | 0 |
![]() |
39 | 5 | 0 |
![]() |
163 | 72 | 11 |
![]() |
87 | 29 | 1 |
![]() |
9 | 2 | 1 |
![]() |
15 | 19 | 0 |
![]() |
7 | 20 | 0 |
![]() |
98 | 74 | 11 |
![]() |
48 | 43 | 1 |
![]() |
30 | 21 | 0 |
![]() |
14 | 23 | 0 |
![]() |
33 | 27 | 0 |
![]() |
45 | 14 | 0 |
![]() |
12 | 18 | 0 |
![]() |
84 | 36 | 0 |
![]() |
68 | 46 | 1 |
![]() |
81 | 66 | 0 |
![]() |
42 | 47 | 4 |
![]() |
33 | 7 | 1 |
![]() |
49 | 35 | 0 |
![]() |
14 | 12 | 1 |
![]() |
13 | 16 | 0 |
![]() |
27 | 16 | 1 |
![]() |
16 | 16 | 0 |
![]() |
90 | 45 | 7 |
![]() |
27 | 16 | 0 |
![]() |
181 | 108 | 2 |
![]() |
70 | 48 | 2 |
![]() |
7 | 14 | 2 |
![]() |
9 | 2 | 0 |
![]() |
98 | 62 | 0 |
![]() |
20 | 22 | 0 |
![]() |
34 | 38 | 2 |
![]() |
126 | 82 | 0 |
![]() |
44 | 23 | 0 |
![]() |
19 | 13 | 1 |
![]() |
46 | 13 | 0 |
![]() |
15[13] | 10 | 0 |
![]() |
50 | 23 | 2 |
![]() |
179 | 72 | 0 |
![]() |
8 | 29 | 0 |
![]() |
4 | 22 | 0 |
![]() |
12 | 0 | 0 |
![]() |
75 | 33 | 0 |
![]() |
42 | 74 | 2 |
![]() |
19 | 18 | 0 |
![]() |
47 | 49 | 0 |
![]() |
11 | 7 | 0 |
不屬任個州分[註 2] | 0 | 0 | 1[註 2] |
州分及地區 | 40 | 16 | 1[註 3] |
總數 | 2842 | 1865 | 56 |
克林頓於7月22日宣佈添·凱恩為她的競選搭檔[14]。桑德斯支持者曾商討挑戰他的提名,但凱恩最後在第三天以歡呼被提名[15],成為伍德羅·威爾遜後第一名被提名至美國主要政黨選票的維珍尼亞州人[16]。
參見
- 2016年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
- 2016年自由意志黨全國代表大會
- 2016年綠黨全國代表大會
- 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
- 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
註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