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季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1998年美國職棒大聯盟球季是美國聯盟和國家聯盟共同存在後的第98個賽季。該年的世界大賽由洋基4連勝橫掃教士拿下世界大賽冠軍。洋基在這年例行賽加上季後賽一共拿下125勝,至今仍是大聯盟紀錄。
大聯盟在這年進行球隊擴編,從原先28支球隊擴增到30支球隊,美聯新增坦帕灣魔鬼魚,而國聯則新增亞利桑那響尾蛇。另外,底特律老虎從美聯東區移往美聯中區,而密爾瓦基釀酒人則從美聯中區轉往國聯中區。[1]
這年紅雀隊的馬克·麥奎爾和小熊隊的薩米·索薩上演了精采的全壘打大戰。球季初是由麥奎爾和小肯·葛瑞菲兩人在競爭全壘打王,後來索薩以單月20轟打破了盧迪·約克高懸數十年的紀錄。最後小葛瑞菲敲出56轟,退出全壘打榜行列。麥奎爾和索薩分別敲出70轟與66轟,雙雙打破羅傑·馬里斯的單季61轟紀錄。同時,教士隊的葛雷格·沃恩也敲出50轟,讓大聯盟首次在同一年出現四位單季至少50轟的打者。不過麥奎爾和索薩最後都身陷禁藥風波,最後麥奎爾在2010年承認自己有在1998年使用禁藥。[2]
前一年的世界大賽冠軍馬林魚,由於球隊老闆大幅改組球隊陣容,因此在這年拿下54勝108敗,成為大聯盟首支也是唯一一支奪冠後在隔年吞下破百敗的球隊。
例行賽排名
備註:美聯新增坦帕灣魔鬼魚;國聯新增亞利桑那響尾蛇。
|
|
- 小熊和巨人因例行賽戰績相同,因此雙方進行外卡決勝加賽,最後由小熊勝出。
季後賽
分區賽 (美聯分區賽, 國聯分區賽) |
聯盟冠軍賽 (美聯冠軍賽, 國聯冠軍賽) |
世界大賽 | |||||||||||
1 | 紐約洋基 | 3 | |||||||||||
3 | 德州遊騎兵 | 0 | |||||||||||
1 | 紐約洋基 | 4 | |||||||||||
美國聯盟 | |||||||||||||
2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 2 | |||||||||||
2 | 克里夫蘭印地安人 | 3 | |||||||||||
4 | 波士頓紅襪 | 1 | |||||||||||
美聯 | 紐約洋基 | 4 | |||||||||||
國聯 | 聖地牙哥教士 | 0 | |||||||||||
1 | 亞特蘭大勇士 | 3 | |||||||||||
4 | 芝加哥小熊 | 0 | |||||||||||
1 | 亞特蘭大勇士 | 2 | |||||||||||
國家聯盟 | |||||||||||||
3 | 聖地牙哥教士 | 4 | |||||||||||
2 | 休士頓太空人 | 1 | |||||||||||
3 | 聖地牙哥教士 | 3 |
全明星賽
獎項
全美棒球記者協會(BBWAA)獎項 | ||||||||
---|---|---|---|---|---|---|---|---|
BBWAA獎項 | 國家聯盟 | 美國聯盟 | ||||||
年度最佳新人獎 | 凱瑞·伍德 (CHC) | Ben Grieve (OAK) | ||||||
賽揚獎 | 湯姆·葛拉文 (ATL) | 羅傑·克萊門斯 (TOR) | ||||||
年度最佳教練獎 | Larry Dierker (HOU) | 喬·托瑞 (NYY) | ||||||
最有價值球員獎 | 薩米·索薩 (CHC) | 璜·岡薩雷茲 (TEX) | ||||||
年度最佳救援投手獎 | 崔佛·赫夫曼 (SD) | Tom Gordon (BOS) | ||||||
金手套獎 | ||||||||
位置 | 國家聯盟 | 美國聯盟 | ||||||
投手 | 葛瑞格·麥達克斯 (ATL) | 麥克·穆西納 (BAL) | ||||||
捕手 | Charles Johnson (FLA) | 伊凡·羅德里奎茲 (TEX) | ||||||
一壘手 | J. T. Snow (SF) | 拉斐爾·帕梅洛 (TEX) | ||||||
二壘手 | 布雷特·布恩 (CIN) | 羅伯托·阿勒瑪 (CLE) | ||||||
三壘手 | 史考特·羅倫 (PHI) | 羅賓·范圖拉 (CWS) | ||||||
游擊手 | Rey Ordóñez (NYM) | 奧馬爾·維茲奎爾 (CLE) | ||||||
外野手 | 貝瑞·邦茲 (SF) | 伯尼·威廉斯 (NYY) | ||||||
外野手 | 賴瑞·沃克 (COL) | 吉姆·艾德蒙斯 (ANA) | ||||||
外野手 | 安德魯·瓊斯 (ATL) | 小肯·葛瑞菲 (SEA) | ||||||
銀棒獎 | ||||||||
投手/指定打擊 | 湯姆·葛拉文 (ATL) | 荷西·坎塞柯 (TOR) | ||||||
捕手 | 麥克·皮耶薩 (NYM) | 伊凡·羅德里奎茲 (TEX) | ||||||
一壘手 | 馬克·麥奎爾 (STL) | 拉斐爾·帕梅洛 (TEX) | ||||||
二壘手 | 克雷格·比吉歐 (HOU) | Damion Easley (DET) | ||||||
三壘手 | 溫尼·卡斯蒂亞 (COL) | 汀恩·帕爾默 (KC) | ||||||
游擊手 | 貝瑞·拉金 (CIN) | 艾力士·羅德里奎茲 (SEA) | ||||||
外野手 | 摩伊西斯·厄魯 (HOU) | 亞伯特·貝爾 (CWS) | ||||||
外野手 | 薩米·索薩 (CHC) | 璜·岡薩雷茲 (TEX) | ||||||
外野手 | 葛雷格·沃恩 (SD) | 小肯·葛瑞菲 (SEA) |
數據統計排行榜
美國聯盟打擊
投球
|
國家聯盟打擊
投球
|
註1:羅傑·克萊門斯該年拿下投手三冠王。
事件
- 2月2日,洋基隊總經理Bob Watson宣布辭職,由年僅30歲的布萊恩·凱許曼接任。
- 3月31日,大都會隊在開幕戰就和費城人隊打到14局,兩隊都沒有得分。最後替補捕手Alberto Castillo代打敲出致勝安打,幫助大都會隊1比0險勝。
- 4月1日,坦帕灣魔鬼魚拿下隊史首勝。
- 4月2日,洛磯隊的艾利斯·伯克斯在33座不同的大聯盟球場開轟,寫下大聯盟紀錄。
- 4月5日,亞利桑那響尾蛇拿下隊史首勝。
- 5月3日,水手隊的Dan Wilson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七位敲出場內滿貫砲的捕手。
- 5月6日,小熊隊的凱瑞·伍德面對太空人隊投出20次三振,只被敲出一支安打,被認為是投手史上最具壓制力的一場比賽。11日,伍德再投出13次三振,累積2場先發送出33次三振,寫下大聯盟紀錄。
- 5月13日,勇士隊連續25場比賽出現全壘打,追平大聯盟紀錄。
- 5月17日,洋基隊的大衛·威爾斯面對雙城隊投出大聯盟史上第15場完全比賽。
- 6月5日,藍鳥隊的羅傑·克萊門斯投出生涯第3000次三振。
- 6月10日,洛磯隊的丹堤·比薛特成為隊史首位達成完全打擊的選手。
- 6月10日,洋基隊的提姆·雷恩斯達成生涯第800次盜壘成功。
- 6月30日,小熊隊的薩米·索薩敲出單季第33轟,單月20轟也寫下大聯盟紀錄。
- 7月17日,金鶯隊的拉斐爾·帕梅洛敲出生涯第300轟。
- 7月26日,教士隊的崔佛·霍夫曼連續拿下42次救援成功,寫下大聯盟紀錄。
- 8月14日,金鶯隊的Chris Hoiles成為史上首位單場敲出2支滿貫砲的捕手。
- 8月23日,巨人隊的貝瑞·邦茲敲出生涯第400轟。
- 9月4日,洋基隊拿下單季100勝,超越1906年的小熊隊和1954年的印地安人隊成為史上最快。
- 9月5日,紅雀隊的馬克·麥奎爾成為大聯盟史上第三位敲出單季60轟的選手。
- 9月15日,小葛瑞菲打回生涯第1000分打點。
- 9月16日,大都會隊的麥克·皮耶薩敲出生涯200轟。
- 9月20日,金鶯隊的小卡爾·瑞普肯自請坐板凳,結束連續出賽2632場比賽的大聯盟紀錄。
- 9月21日,海盜隊的Jason Kendall完成單季第26次盜壘成功,豎立國聯捕手單季盜壘成功紀錄。
- 9月24日,紅襪隊的Tom Gordon連續拿下42次救援成功,追平霍夫曼的紀錄。
- 9月27日,藍鳥隊菜鳥投手洛伊·哈勒戴在生涯第二場先發就投出8.2局的無安打比賽,最後被Bobby Higginson敲出全壘打錯失無安打比賽。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