匕首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匕首

匕首指双刃短[1][2],全長約在30cm左右。中國最早在夏代就出現,一開始為青銅製,到了戰國時期因鐵器的發達改用鋼鐵製。一般作为近战防備武器,可以对目标投擲或突刺。

新石器時代的匕首,在Toulouse 博物館
匕首

匕首也是中國歷代刺客所愛用的武器,著名成語「圖窮匕現」即是刺客將匕首藏在地圖的卷軸裡以刺殺別國君王的行動,荊軻秦王便是一個例子。

外語

現代人常常把英文的「Dagger」翻成匕首,而「Dagger」来自拉丁文「Daca」,指「Dacian knife」。

文學作品

匕首經常出現於文學作品之中。較為知名的是莎士比亞的悲劇《馬克白》。匕首貫穿全劇,無論在現實或幻境中,象徵麥克白的暴力選擇和野心。雖然他可以選擇無視匕首,但他選擇使用它。

参考资料

参见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