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潭龍元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龍潭龍元宮map

24.865307°N 121.2140725°E / 24.865307; 121.2140725

事实速览 龍潭龍元宮, 基本信息 ...
龍潭龍元宮
Thumb
基本信息
位置 臺灣桃園市龍潭區東龍路246號
宗教台灣民間信仰
主神神農大帝
例祭農曆四月廿六至五月初五、七月十三日
建立时间道光五年(1825年)
关闭

龍潭龍元宮,是位於臺灣桃園市龍潭區神農廟,其開基主神像來自大溪永昌宮

歷史沿革

龍潭龍元宮為道光五年(1825年),由黃明漢、魏乾宗、古象賢、鍾天富等,以二千多銀元提倡在菱潭陂建廟。該址為龍潭第一市場與南龍路間。竣工後登龕前,正逢大溪永昌宮遭遇火災,菱潭陂居民便將其奉祀神農神像及銅香爐暫時安祀於龍元宮,此後神農神像便永留在龍元宮。同治三年(1864年),龍元宮遷移置今地點。1895年,民眾反抗日軍,龍元宮受戰火波及,翌年修復。1925年,龍潭庄長鍾會宏等五人發起募捐購買九座寮之水田與土地作為祀田。1953年,政府實施耕者有其田後這些祀田全部歸於佃農李錦行。[1]

1990年代時,廟方開始供奉文財神比干、武財神趙公明[2]

今址為東龍路246號[2]。廟身四周已是市區,人口密佈[1]

宗教活動

元宵節時會由強壯的消防員扮演財神遊街,讓商家搶著讓財神至商店作祈福[2]

龍潭文昌廟在1895年因戰火遭毀,此後其文昌帝君神像供奉於龍元宮[1]。逢文昌帝君誕辰,該像會迎去龍潭聖蹟亭祭祀[3]

農曆四月廿六日至五月初五,舉辦神農大帝誕辰祭典[4]。原先輪祀是分為黃唐、上林、龍潭、烏林、八德這五大庄,以農曆四月廿六日、七月十三日各均舉辦慶典[5]。1997年3月27日,廟方因龍潭人口快速增加,改為九大庄,依順序為龍潭村、烏林村、凌雲及干城村、八德村、九龍及中興村、黃唐村、中山村、上林村、中正村[6]

因神農兼具藥仙身分,龍元路的中藥店會配合此廟的藥籤,讓客戶報數字便可翻開本子配藥[2]

參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