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Sign in
AI tools
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全部
文章
字典
引用
地图
龍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Found in articles
龍游石窟
龍
游
石窟,又名小南海石室,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衢州市
龙
游
县的一處古蹟群,為巨大人工石穴群。推測為春秋至漢朝間開鑿,至今使用何技術建成依然成謎。
龙
游
石窟是迄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地下人工建筑群。[來源請求] 2003年12月,
龙
游
石窟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4A级旅游区,成为衢州市首個国家4A级
龙游县
龙
丘,五代吴越宝正六年(公元931年),吴越王钱镠以丘不祥,改称
龙
游
。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将
龙
游
县改名为盈川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复称
龙
游
县。元朝时期,
龙
游
县隶属江浙行省衢州路。朱元璋攻占衢州后,改衢州路为
龙
游
府,依然设立
龙
游
县。不久之后,改
龙
游
府为衢州府,
龙
游
县属之。清时,
龙
游
龍游話
龍
游
話,是吴语的一种方言,属处衢片
龙
衢小片,使用地区为浙江省
龍
游
縣,以
龍
游
城裏方言為代表。 以下聲母表、韻母表中國際音標後有例字。
龍
游
話有26个聲母(零聲母包括在內,但不記入下表)。 註: 1^
龍
游
話中有聲門塞音,但它只作韻尾,故不列入本表。
龍
游
舞火龍
舞火龍(又稱燒
龍
、燒火
龍
、
遊
火
龍
、
遊
草
龍
、
游
香
龍
)客家傳統民俗,是舞
龍
的一種,多在傳統節日或其它喜慶場合舉行。其最基本的火龍是以稻草紮成
龍
的形狀再插上点燃的香,因而又稱草
龍
、香火
龍
,各地演變出各具特色的舞火龍。 客家族群的舞火龍見於多個客家人聚居地。 在中國大陸,廣東梅州豐順縣埔寨有元宵節舉行的埔寨火
龍
游龍戲鳳
游
龍
戲鳳,即以明武宗与民间女子李凤姐相爱为题材的民间文学,小说、杂剧、戏曲、多有演绎,近代以来多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京剧除
游
龙
戏凤之名外,有称梅
龙
镇、下江南、美
龙
镇、骊珠梦、白凤冢,昆曲和花部乱弹称缀白裘·戏凤,地方剧称解带封宫、下江南、卖酒、
龙
戏凤、李凤姐卖酒、美
龙
镇、正德戏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