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府,明朝时设置的府。在今贵州省。黎平府境内,山川环绕,为苗族、侗族聚居地。1913年废。 黎平府在贵州省的位置(1820年) 历史 永乐十一年(1413年)置,治所在今贵州省黎平县駐地德凤街道(清朝时始置开泰县为治所)。辖境屡有变动,宣德以后相当今贵州省清水江以南,榕江县以东地区。清朝因之。 清代的沿革[1] 順治初年領縣一,永從縣。 雍正四年,湖南省靖州直隸州之天柱縣來屬,領縣二。 雍正五年,裁五開衛置開泰縣,為府治。又裁銅鼓衛置錦屏縣,隸府屬,領縣四。 雍正七年,於古州生苗地置古州廳,設同知,隸府屬,領廳一縣四 雍正十二年,天柱縣往屬鎮遠府,領廳一縣三 乾隆三十五年,置下江廳,設同知,隸府,領廳二縣三 道光十二年,裁錦屏縣入開泰縣,領廳二縣二 行政区划 明景泰以后[2] 領1縣、13長官司。 永從縣。正統六年九月改福祿永從蠻夷長官司置。治今黎平縣永從鎮。 潭溪蠻夷長官司。治今黎平縣潭溪。 八舟蠻夷長官司。治今黎平縣八舟。 洪州泊里蠻夷長官司。治今黎平縣洪州鎮。 曹滴洞蠻夷長官司。治今從江縣朝利村。 古州蠻夷長官司。治今黎平縣羅里。 西山陽洞蠻夷長官司。治今從江縣西山鎮頂洞村。 新化蠻夷長官司。永樂十二年三月,置新化府於此,領湖耳、亮寨、歐陽、新化、中林驗洞、龍里、赤溪楠洞7長官司。宣德九年十一月,廢府,以所領俱屬黎平府。治今錦屏縣新化鄉。 湖耳蠻夷長官司。治今錦屏縣姜橋村。 亮寨蠻夷長官司。治今錦屏縣亮司。 歐陽蠻夷長官司。治今錦屏縣歐陽。 中林驗洞蠻夷長官司。治今錦屏縣鍾靈。 龍里蠻夷長官司。治今劍河縣南明村。 赤溪楠洞蠻夷長官司。治今錦屏縣隆里司。 清嘉慶年間[3] 領3縣、2廳,另有黎平府親轄地。 開泰縣,附郭。雍正三年四月置。治今黎平县德凤街道。 永從縣。沿明。治今黎平縣永從鎮。 錦屏縣。雍正五年三月置,道光十二年廢入開泰縣。治今錦屏縣銅鼓鎮。 古州廳。雍正七年十二月設。治今榕江縣駐地古州鎮。 下江廳。乾隆三十六年設。治今從江縣下江鎮。 參考文獻 ↑趙泉澄著.《清代地理沿革表》.中華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55年03月第1版. ↑郭紅; 靳潤成. 周振鶴 , 编.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明代卷). ↑傅林祥; 林涓; 任玉雪; 王衛東. 周振鶴 , 编.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清代卷). 延伸阅读 [编]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方輿彙編·職方典·黎平府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