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子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黄子卿(1900年1月2日—1982年7月23日),家名荫荣碧帆,男,广东梅县[1],中国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物理化学奠基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2][3][4]他從事物理化學的教學、研究,尤其是熱力學溶液理論的範疇[1],並出版《物理化學》、《電解質溶液理論導論》、《非電解質溶液理論導論》等教科書。[5]

事实速览 黄子卿, 性别 ...
黄子卿
性别
出生1900年1月2日
 大清廣東省嘉应州
逝世1982年7月23日(1982歲—07—23)(82歲)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党九三学社
经历
关闭

生平

1921年毕业于清华學校[6]。1922年入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主修化學,並於1924年获理学学士学位。[7]1925年获美国康奈尔大学理学硕士学位。同年九月,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讀博士,從事電化學的研究,改進測定電解質溶液離子遷移數的裝置。[8]其後因公費到期,於1927年回國。[9]

回國後到北平协和医学院生物化学系任研究助理,在生物化学家吳憲的领导下,在測定蛋白質分子量、蛋白質變性等方面進行研究。[8]1929年任清华大学化學系教授[9]

1934年六月黄子卿再次赴美,師從比泰教授(J.A. Beattie),精確測定水的三相點,1935年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哲學博士学位。[9]1935年到1952年任清华大学教授,其中1937年至1945年为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化学系教授[10],1948年至1949年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客座教授,作晶體學的研究[11]

1952年起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任物理化学教研室主任[9],并被评聘为一级教授,1955年被選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6]。1964年,他又兼物理化学及胶体化学研究室主任。[10]

1982年7月23日病逝于北京[12]

贡献

測定水的三相點

黄子卿進行热力学绝对温标的研究,並準確測定水的三相点温度[13]。他仔細處理樣品,如以氫氧化鋇處理以脫去二氧化碳;又對結果進行校正,例如透過測定樣品的電導率,再按著溶液依數性(凝固點降低)做校正[8]。經過一年的測量,測出水的三相點溫度,即為0.00981±0.00005°C[11]。1938年,黄子卿、贝蒂、本笛克特等人在《美国藝術与科学院匯刊》發表有關論文[14]其數值受到國際溫標會議的採納,而被設為國際溫度標準之一,黄子卿因而入選美國的《世界名人錄》[5]

溶液理論

黄子卿對--非電解質體系和溶液理論有所研究,透過實驗規律提出鹽效應的機制,又檢驗了非電解質的偶極矩與鹽效應的關係[8]。黄子卿對此課題發表論文十餘篇[12]

化學教育

黄子卿於1956年編著出版的《物理化學》為當代中國第一部中文物理化學參考書[15]。另著有《电解质溶液理论导论》、《非电解质溶液理论导论》等書籍[13]

黄子卿執教五十多年[16],致力於中國物理化學的教育,講授過物理化學、熱力學動力學統計力學電化學、溶液理論等課程[17]。指導過的學生有錢偉長[18]等。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