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嘉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黃嘉善(1549年—1624年),字惟尚,号梓山,山東省即墨縣(今青岛市即墨区)人,明末大臣,萬曆初以進士入仕,長期在地方任職,曾任寧夏巡撫,休養生息,邊境得以保障。萬曆末年,官至兵部尚書。
生平
万历四年(1576年)中丙子科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中进士。初授河南叶县知县,升大同府知府。二十三年五月升山西副使、駐左衛備邊,二十七年正月升陝西分巡西寧道,改山西大同兵备道副使,闰四月加按察使銜。
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六月,黃嘉善以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寧夏,任內著重加強邊防,休養生息,修建臨河堡等衛城。對待韃靼,黃嘉善主撫,重開貢市。授三邊總督。萬曆三十九年(1611年),韃靼進犯、延綏、寧夏、甘肅三镇,黄嘉善親自登城約戰,并率軍出擊,獲得勝利。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後金兵破撫順,朝廷大震。廷推黃嘉善為兵部尚書,條上戰守機宜。次年十一月起在家養病[1]。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病危,首輔方從哲偕尚書周嘉謨、李汝華、黃嘉善、黃克纘等受顧命[2]。九月,即位不足一個月的光宗亦駕崩。兵科都給事中楊漣彈劾黃嘉善八大罪,嘉善隨即被免職。[3][4]
著作
遺跡
天啟元年(1621年),朝廷追封黃嘉善曾祖黄昭、祖黄正、父黄作圣為一品,并敕建“四世一品坊”,匾額為董其昌題寫。此坊至民國尚存。2016年重建。
天啟二年(1622年),朝廷敕建“总督三边坊”,匾額為王鐸題寫。2016年重建。[8]
黃嘉善墓在城東五里。[9]
家族
曾祖黄昭。祖黄正,寿官。父黄作圣,寿官。母王氏。具庆下。
參考
外部連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